這個說法也是茅榮郅想了許久才想到的,茅榮郅自然知曉茅榮軒幾斤幾兩,若是說讓他查貪官什麼的,茅榮軒熟練,可是若是真的讓他帶兵打仗,茅榮軒自然是沒有久居沙場的將軍來的熟練。
於是,駐守在邊疆十幾年的鄒將軍突然就收到快馬加鞭的聖旨說瑄王要來邊疆慰問士兵。
收到聖旨後,宣讀人還遞給了鄒將軍一封信,說是皇上親自寫給他的。
等人走後,鄒將軍打開信後,便知曉茅榮軒此次前來的用意。
說明白了,就是來送糧草和補給的,順便來此待幾天。
對此,鄒將軍表示:只要不是來戰場上瞎指揮的,就算是來十個瑄王,他也能伺候的好好的。
若是最後鄒將軍知曉,茅榮軒回京城把自己的小兒子也拐走了,會不會像現在這般豁達。
在茅榮郅的安排下,茅榮軒實現了遠離京城的願望。
茅榮軒這一待就是五年,在這五年裡,茅榮軒可以說是樂不思蜀,不僅娶了鄒將軍家的小公子,還生了兩個可愛的孩子。
茅榮軒在邊疆待的很是愜意,在這裡,他不用整日不著家,為皇兄處理秘事,也不用整日聽母后的嘮叨。
到此,茅榮軒很是滿意,終於體會到了一個親王應該有的待遇。
雖說這邊疆確實是不如京城來的方便,但茅榮軒也就在物質上覺得邊疆不如京城。
在精神上,茅榮軒覺得這邊疆可是比京城好太多了。
最起碼在京城,當他走在大街上時,不會有人跟他打招呼;但在邊疆,每次他出門待著孩子閒逛時,就會有人跟他問好。
當然,茅榮軒承認,這些人都是看在他夫郎的面子上來的。
自葉胥去楚庭做官不久後,茅榮軒便計劃著逃離京城,所以說,滿打滿算,自葉胥走後,茅榮軒也不過是在京城待了四年的時間。
若不是太后急著見孫子,茅榮軒可能現在也不會回來,茅榮軒自認為已經同鄒將軍是一家人了。
若不是茅榮軒已經上了皇室的宗譜,他恨不得直接入贅,上了鄒將軍家的族譜。
值得茅榮軒慶幸的是:就算他進了皇室宗譜,鄒星淵也一樣上了玉碟的。
當已經娶妻生子回來的茅榮軒再次被他哥召喚回京,茅榮軒有些心虛,原本只是說好了在邊疆小待一陣的他,竟然待了五年。
所以當皇上下旨要茅榮軒回京時,茅榮軒根本不敢有任何的抱怨,麻溜的將東西收拾好,便回了京。
時隔五年,茅榮軒再次過上了晝伏夜歸的生活,強度與之前相比過猶不及,茅榮軒對此竟然有些懷念。
許是許久沒有這般忙碌了,茅榮軒只覺得筋骨都有些鬆散了。
當茅榮軒忙得不著家時,便聽到葉胥要回京的消息,當時的茅榮軒開心的非要拉著鄒星淵小酌一杯。
被正在練武的鄒星淵拒絕了,被拒絕茅榮軒的積極性絲毫沒有被打消。
既然夫郎不陪著自己,茅榮軒就帶著小廝去外面吃。
對於葉胥的歸京,為何茅榮軒這般興奮,因為在茅榮軒的心中,葉胥能稱得上是自己的救星,葉胥在京城那段時間,他的工作量有明顯的下滑。
也因此,茅榮軒在那段時間是第一次體會到了一個王爺該有的待遇。
對此,每當茅榮軒被迫做事時,總是懷念那獨屬於他一個閒散王爺應該有待遇的時光。
把葉胥視為救世主的茅榮軒可能怎麼都沒有想到,現在的葉胥同之前那個初入官場的小白不一樣,如今的葉胥是在地方做了九年的官。
雖說在地方不像是在京城這裡有人管束,可在地方,葉胥能看到許多國家律法的不足之處。
也更能接觸到底層的勞動人民,自然對百姓們的生活,有一個最起碼的了解。
在地方,葉胥能想出這麼多的方法,提高百姓們的生活質量,到了京城後,葉胥自然也會全心全意的為百姓做事。
葉胥此次歸來,若是真的得到了皇上的重用,也許身為茅榮郅親弟弟的茅榮軒會更忙。
可現在的茅榮軒並不知曉葉胥這次回來心裡的打算,還依舊把葉胥看做自己能休息的唯一希望。
若是說未去邊疆之前茅榮軒還有心做事,可現在有夫郎和孩子的茅榮軒一心只想待在家中,陪著夫郎和孩子。
即使,鄒星淵和小傢伙並不需要他的陪伴。
鄒星淵只覺得茅榮軒的陪伴有些礙事,因為茅榮軒恨不得時時刻刻都和自己黏在一起。
即使他在練武時,茅榮軒也會坐在一旁靜靜地等他練完。
當他陪著小傢伙時,茅榮軒也跟著自己。
對此,鄒星淵很是含蓄的表示:你是不是要上朝。
聽完這話的茅榮軒安分了兩天,兩天後,依舊粘著他。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