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吃的是主賓盡歡,等飯後,幾人便相聚告辭,他們在葉家待了一整天,也是時候回去了。
由於這次休沐,正好趕上節日,時間相對來說長一些,葉胥也有空在家待上幾日。
因為這次是小傢伙們第一次到京城,若是不出意外,他們會在京城待上好一段時間,為了讓小傢伙們儘快熟悉,陶青現在有空便會帶著小傢伙們熟悉一下京城的街道。
一般是哪裡是賣小吃的,哪裡開的是酒樓,胭脂水粉又是開在哪一條街。
所幸現在的京城與幾年前的相比,並沒有什麼大的差異,如此,陶青才能簡單的為小傢伙們介紹。
當然,對於熟悉街道這件事,對於時隔九年才回到京城的陶青來說,並沒有太容易。
雖說,京城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但是對於之前不怎麼出門的陶青來說,若是想完全的給小傢伙們介紹,還是有些不太夠。
於是,在陶青第一次帶著小傢伙們在京城逛,偶遇到莘欣然後,莘欣然聽了陶青的意思後,便自告奮勇的表示自己做這個嚮導。
一連幾天,葉胥在家根本見不到陶青和小傢伙們的身影。
家中少了小傢伙的身影,頓時少了不少生機。
家中也沒有陶青的身影,葉胥在思考,他是不是也要熟悉一下京城,畢竟他也有段時間不來京城了。
聽到陶青說,是由莘欣然帶著他們熟悉的,葉胥只能作罷。
知道陶青這般也是為了小傢伙們提前適應京城才這般做的,葉胥也沒有說什麼非要纏著他們,只是覺得一個人在家待著有些無聊罷了。
為了打發時間,也為了有些準備,葉胥便會時不時的到荀文林家中,向他打聽這戶部官員們的性情和處事風格,以防在官場中被人戴了高帽,穿小鞋之類的。
雖說荀文林現在不在戶部任職,但對於他在京城做官這麼久,對於各個大人的行事風格總歸是有所耳聞。
比他這個剛回京城的人,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陶青帶著小傢伙們熟悉京城,葉胥想方設法的打聽以後的同事如何,剩下的葉父和葉姆也沒閒著。
等荀文林幾人拜訪過後的第二天,葉父深覺現在這個院子壓根不夠他們住的。
若是只有他們一家人住,空間倒也是夠用,可若是家中來了客人,他們那個小院便顯得有些不夠看了。
葉胥在地方做官的那幾年,他們一家人住的都是楚庭或者營州的知府府或者是巡撫府,就算是他們之前住的縣令府,也比現在住的院子大。
他們一家人物慾不高,對於院子的大小,也沒有什麼要求,可現在這院子明顯過小。
忽然間一家人拘在一個一院子中,倒是體會到了處處不便。
在地方做官的幾年,葉胥為官之地也沒什麼相熟之人,加上葉胥對一些官場的往來並不怎麼在意,並不需要什麼人情往來,故而葉胥他們一家起初住的宅子不那麼大,也是足夠的。
再者,葉胥他們一家人口簡單,並不像那些世家大族,人數眾多。
每當葉胥入住當地的府邸時,總會有空出來的院子。
現在葉胥他們一家歸了京,京中的一草一木不是地方所能比的。
雖說葉胥現在任職戶部侍郎,但朝廷並未賜府邸,也不像在地方那般,有專門的府邸。
再者,葉胥的好友大多在京城,這一來二去,人情往來少不了,他們之前住的小院子便顯得有些不夠用了。
買個大一些的宅子迫在眉睫。
因著葉胥和陶青他們二人都有正事要做,所以看房子買房子這事,葉父和葉姆便自覺的攬了下來。
在葉胥休沐的這幾天,葉父和葉姆跟著房牙接連看了好幾座宅子。
一番對比之下,他們敲定了一個地理位置優越,且離上朝也近的房子。
原本這般好的宅子是輪不到他們的,可宅子的主人似乎是急出,他們才撿了個便宜。
細問一下才知:當真是巧了,這座宅子正巧是自請乞骸骨的前戶部侍郎。
因著戶部侍郎準備告老還鄉,自己的孩子不爭氣,並未能有個好前程,若是將京城的宅子留著,可能也保不住,戶部侍郎一番合計,還不如變賣了的好。
又恰巧被想要買宅子的葉父和葉姆看上,葉胥對於葉父和葉姆的眼光很是放心,買房這事已經全權交給他們辦了。
等葉父和葉姆敲定之後,葉胥和陶青忙裡偷閒看了一眼,覺得這房子不錯。
之後,葉父便將這宅子買了下來。
葉胥一家搬進來之後,見這院子與他們之前住的巡撫府別無二致,甚至比那裡還要奢華。
葉胥在心中默默的想:若是只憑藉戶部侍郎的俸祿,自是無法買下這麼大的一座宅子,也不知這侍郎私底下私吞了多少錢財。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