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青有些不確定的開口問道:「他就沒說點別的?」
葉歲錦說的大義凜然:「他說明日邀我出去。」
葉歲錦口中的出去,好似不是與情郎獨處,好像是與兄弟一般出去替天行道。
陶青忽略葉歲錦臉上哥倆好的表情,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心想:這樣才符合常理。
只不過陶青心中疑惑,怎的之前提到鄧嘉佑還一臉羞澀的小傢伙,今日怎麼變了個人。
陶青不知,倒不是葉歲錦心大,只是見到鄧嘉佑一臉待嫁兒郎的模樣,葉歲錦原本的羞澀不知怎的就消失不見了。
反倒是他見鄧嘉佑臉紅的模樣就一陣心痒痒。
*
自古小道消息都是流通最快的,百姓們平日裡無事可做,對官員家中的八卦自然也很是感興趣。
於是,首輔大人家的小哥兒招婿的消息,不過一天的功夫,整個京城的百姓都知曉了。
而這上門女婿也不是別人,正是今年新出爐的探花。
最讓人震撼的不是葉家招婿,而是探花入贅葉家,知曉這個消息的百姓們都炸了鍋了。
某一麵館內,一大娘奇怪道:「這探花前途大好,怎的會願意做上門女婿?」
天子腳下,一個磚頭砸下去都能砸到五品官,因此,百姓們雖然對這官職沒有什麼深刻的了解,但他們也知曉這考中探花,前途自然是不可估量的。
他們實在想不通,為何前途光明的探花願意頂著流言蜚語入贅。
另一大娘見他這麼說,頓時不同意了,她不允許有人對她的消息有半分質疑道:「我大姨家的侄子家的二大娘的兒子給葉府送柴,他是聽葉府上的下人說的,葉府的下人親口說的,這還能有假?」
那大娘聽到這,心中對這個消息真實性產生了懷疑,有些不屑道:「葉府上的下人?怎麼可能給送柴的說這些。」
那大娘神神秘秘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那大姨家的侄子家的二大娘的兒子給葉府送柴時,府上的管事多給了些錢。」
「我那大姨家的侄子家的二大娘的兒子是個好打聽的人,他見狀好奇,多問了一嘴,那管事才解釋的。」
「原來是這樣。」那大娘接了一嘴,也不知道信了還是沒信。
*
現在京中的百姓對首輔大人的印象很好,覺得他是個好官,暫且不說他開通海上貿易這件事,畢竟這種事與他們百姓沒有多大的關係,就單單葉大人說取消人頭稅這一條,就夠百姓們覺得他是個為民著想的好官了。
現在的人都講究多子多福,自然願意多生孩子,可多生孩子要繳納的稅,對於富商或者那些官員來說,他們也不少那點的錢,但這些錢對百姓來說,可不是一筆小錢,每年都要交的稅,也夠他們一家人吃上一陣子的了。
因此,知曉葉家不久後要辦喜事,百姓們都替首輔高興。
畢竟從新政推行成功後,百姓們都是受利方,自然歡喜,至於對富商們多收的稅,與他們無關。
因此,百姓對葉胥膝下只有兩個哥兒的事情,很是發愁。
更有極端者,甚至整天愁的吃不下飯。
還好葉胥整日忙著政事,對此時不知曉,葉胥若是有所耳聞,定會哭笑不得,他都不擔心自己的身後事,這京城的百姓們倒是關心的很。
現在好了,百姓們聽說有人願意做葉家的上門哥婿,這人還是今年的探花時,都發自內心的替葉胥高興。
不止百姓,就連那些小商販們,他們也很是關心葉家的情況。
畢竟改革之後,對於不同的商販,收的稅也不一樣了。
那些家纏萬貫的稅收都是一半以上,而他們這些小商販,一搬都是一成。
葉胥還制定律法,禁止衙役亂收取商販的費用,沒有七七八八的稅收,他們的日子自然好上不少。
葉胥雖然對家中沒有男孩的事情覺得無所謂,可是架不住那些熱心的百姓關心,自從知曉葉胥家中無男孩後,只要是閒暇時間,他們都長吁短嘆的。
生怕這樣的好官,後繼無人。
知曉探花要入贅葉家,百姓們也就放心了,能考上探花的人,能力肯定是有的,被葉家接受,品性自然能過得去,他們相信首輔大人的看人能力。
歪瓜裂棗的自然入不了葉家的眼,更別提還是探花。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