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之懒癌福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6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听你这番解释,我觉得自己还能再坚持一下。”

“……”

“咦?他怎么拿了一袋东西回去?”有眼尖的大臣发现有内侍跟着一位官员出门,手上帮忙提溜着一袋东西,看着还挺沉。

“你瞧那个袋子上,是不是写了一个姚字?好像的姚家进献的粮食。”

消息灵通的官员道:“听说他要外放到西北,圣人莫不是送了一袋粮种给他?我得去叮嘱他几句,可别今晚就吃完了。”顺便打打秋风,借他一个两个的。

“等等,我也去送送他。”

张首辅:这个朝廷不能好了。

如今气候继续恶化,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朝廷在大败鞑靼海上获利之后,也仍然有一些阴影。

喂饱百姓,没有饥荒,是历朝历代所有官员的首要责任。

毕竟受灾的时候,再多金银都买不到粮食,粮食不够所有人吃,就出了战争,杀掉一多半,说不定就够了。

古代的数次人口锐减,除了外族入侵、朝廷腐败或战乱的原因,很多都与气候有关。

这时,像苞米、花生、土豆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原,恰好可以缓解灾情,尽量养活更多的人口,冥冥之中似有天定,正如不少人说的,天赐神粮。(所以要珍惜现在的每一颗粮食。)

朝廷一番讨论之后,决定在北方重点推广土豆,因为其高产,且十分耐寒,南方各种粮食都可以种,注意规划农时,可种两季。

同时,不少人暗地里吐槽少将军起名的水平,明明是天赐神粮,却充满着乡土气息。(姚晨:或者叫特马豆?)无奈这时土豆之名已经传开,粮如其名,长在土里,形状如豆,被百姓所接受,朝廷就是想改也来不及了。

不知道一颗土豆多少钱,自己的俸禄够买几颗……姚家怕是又要赚翻了……对了,上回皇帝有赏苞米种子,不知道这一次……

众人纷纷将期待的眼神飘向皇帝。

皇帝:哼,又来薅我家羊毛。

皇庄里今年也种了土豆,虽不像姚家那么大胆大面积种新粮,也有十几顷,皇帝于中秋给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发了节日津贴,用土豆堵住朝廷官员的口,然后提出要北巡,并欲将此定为常例。

皇帝出巡,除了安全和花费上的顾虑,其实也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外族各部的安定,对巩固北部边防有重要意义。

皇帝都御驾亲征过了,似乎北巡也不是大事,这次有护卫保护,还不是去战场,能出什么问题?

朝廷要员对视一眼,默许了。

太后:你们就纵着他吧!

节操不是一下子就掉完的,底线都是一步一步后退而没掉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