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板,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吧?”没等小孙回答,陈女士抢过话头,“小孙什么忙也帮不了,但他有相机啊!就像作家的武器就是笔,摄影家的武器就是相机!他要把这个情况拍下来,发表出去让更多人看见,这样才能起到警醒作用,说不定效果更好,能避免更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小孙是在做一件大好事,怎么在你嘴里反而成了罪过?”
听她这番话,我还真有些犹豫,就说:“就算出发点是好的,也不能以让被拍者更痛苦来换吧?你还没警醒多少人呢,却先严重伤害了那个小男孩,这不合适。”
小孙叹了口气:“没办法,想要做大事就必须有牺牲,如果我不能拍下小男孩双手抓着栅栏的画面,这幅作品就不能叫做《悬》,而是《站》了,但意义上有很大差别,因为‘悬’字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站就不行。小男孩早抓也是抓,晚抓也是抓,就算我这个叔叔让他抓完栅栏也没能进屋去取暖,让他心里很失落,但也无所谓,他经常被这么虐待,早就习惯了,不会因为我的行为而有什么改变。但他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他的照片发表出去,能警醒更多人避免这样,是在做好事,他也会理解我的。”
我笑着:“你让一个冻得麻木的四五岁小男孩理解你这么复杂的情感?”小孙见我始终跟他意见相左,就微笑着岔开话题,陈女士显然早就听烦了,开始聊小孙的摄影才华。然后又是小孙接过话茬,大谈特谈摄影和文学、绘画及音乐作品的区别与共性。
在他谈的过程中,陈女士单手拄腮,显然听得很入神,眼中都是欣赏和爱慕。不说不说,小孙讲的那些什么区别、共性我都不太懂,我还是一直在想那个曾经站在零下寒风中的小男孩。让我联想起之前那幅著名的摄影作品:一个非洲小女孩骨瘦如柴,蹲在地上饿得只剩半口气,旁边有只秃鹰,正在盯着小女孩,等待她咽气后就立刻过去进食,因为秃鹰是食腐动物,不吃活的,只吃死肉。那摄影家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指责,说他只顾拍照却不救人。虽然摄影家一再解释,他拍完照之后就把秃鹰给赶跑了,自己身上没带食物,也没车,根本无法及时提供求助,但对他的责骂却是铺天盖地,最后摄影家自杀。
我觉得这摄影家其实还是挺冤的,他真没能力救,那小女孩最多只有一两个小时就得饿死。但小孙不同,他完全有能力施救,就算报警和上门阻止都不行,你也不能让已经很痛苦的小男孩摆出姿势来配合你吧?这让人难以接受。
“来北京之后,我才发现只有北京才是真正养艺术家的地方!”小孙这句话把我从出神中拽回来,“所以,我决定就定居在北京,开展我的摄影事业。以我的能力,最多五年,我就能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摄影家,陈姐,你相信我吗?”
陈女士微笑着:“当然信,我永远都支持你。”小孙高兴地说太好了,只要我在北京的摄影展成功召开,一切都指日可待。
我说:“在北京办个人艺术展可不容易,以前我认识个在宋庄的雕塑家,攒了几年的钱也没办成,好像花费不低。”陈女士说这不是问题,不能让艺术家受穷,否则这个国家就没救了,我打算全额资助小孙办摄影展,两天后就要开始了。我并不意外,以陈女士对小孙的表情和神态,她早就为这个年轻的艺术家深深吸引和折服。陈女士和小孙邀请我到时参观,我笑着婉拒,说还有些事要去泰国处理,以后再说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