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4章 常山赵子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为了抵抗魏军的三路进攻,孤军坚守剑门关,最后与数倍的钟会大军战斗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廖化的坟莹就在剑门关他最后战斗的地方。

赵广听到傅佥提及廖化,心中也是怆然。这一时又想到刘谌、宗预、张护雄等复汉路上倒下的同伴,他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私心,或许并不认可赵广现在的做法,但他们都是复汉的英雄。

“公纪,不知不觉,我们并肩作战已经十年,当年在江油关,你我为了蜀汉危亡,率军北上汉中、关中,如今为了解救冀州、幽州百姓,我们再一次战斗在这井径关,你说等天下安定了,你我一起,到江油关、剑门关、阳平关、潼关、雁门关,虎牢关,还有这井径关,走一走,看一看那些长眠的老前辈、老兄弟可好?”

赵广的声音低沉,这复兴大汉的征途上,从不缺少英雄,在战死的将士中,许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同样值得纪念和敬重。

傅佥本来有些拘束,毕竟多年未与赵广畅谈,他也不知地位高了之后,赵广是否还和以前一样,此时听到赵广还挂念着昔日战死的袍泽,不由得眼眶泛红起来。

——

常山郡,真定,距离赵云乡里还有十六里地。

这里已是太行山脉余脉,属于丘陵起伏的地段,因为远离交通要道的缘故,赵云的故乡的乡邑还算完好,汉末时的小村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处人烟繁密的坞堡。

太平年代,分散而居。

战乱时节,聚族而居。

汉人自古以来,就明白这个道理,坞堡对于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来说,就是他们最为坚强有力的依靠。

这座坞堡的主人,复姓夏侯,单字一个泽。

夏侯、赵两家姓氏相邻,夏侯泽的祖上夏侯兰,其实也曾是蜀汉军中的一员。

在《云别传中》有一段记载,“先是,与夏侯惇战于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夏侯兰是曹操部将,随夏侯惇参加了博望坡之战,为刘备军赵云所擒。夏侯兰是赵云的同乡,少小相知。赵云请求刘备不杀夏侯兰,因夏侯兰明于法律,推荐他成为军正。

军正属于军队中的文官一级,这也说明夏侯兰武力不行,后来的际遇也证实了这一点,章武元年即公元221年,刘备领大军攻伐吴国,夏侯兰随同出战,结果时运不济,夷陵汉军大败,夏侯兰也不幸死于乱军之中。

夏侯兰死后,其子见蜀汉已经势落,也没有了再在益州发展的心思,便想着回转冀州,到了夏侯泽这一辈,感到胡虏威胁越来越大,家乡兵荒马乱,就再召集乡人聚集成堡,用于自卫防御之用。

这样的坞堡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几乎遍布了整个中原,也是汉人在两晋朝廷不给力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保护自己的唯一方法。

小股盗寇和胡虏,坞堡确实能发挥作用。

但遇上如石勒,石虎、刘灵这样的大股胡虏,坞堡的作用微乎其微。

可恨的是,东晋偏安朝廷面对北方汉人的困境,却依旧不肯给矢志北伐的祖逖军队,这使得祖逖、刘琨两个汉人英雄有能力却得不到足够的发挥。

夏侯泽这几年来苦苦维系坞堡甚是不易,刘宏在占领正定之后,有几次遣了胡骑前来坞堡恐吓,命令夏侯坞堡出兵跟随赵军作战。

这一回,听到胡虏竟然被汉军打跑了,而且还是被赵云的儿子赵广打败,夏侯泽连忙跑到赵家祠堂内,将赵家最长的老族长给请了出来,在告知赵广的身份之后,又急修书一封亲自带到正定,邀请赵广回祖籍祭先。

认祖归宗。

这是人之常理,赵广自然也不例外。

夏侯泽在前引路,赵广带着薛季、祖逖还有亲卒五百余人回转坞堡,父亲赵云的故里赵广不管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都没有来过,不止是他,就是前几年去世的兄长赵统也没有。

赵统是在赵广和诸葛婉成亲后的第三年去世的,走的时候很是安详,对于他来说,虽然自己的一生平平淡淡,但能看着赵广从平平无奇的军侯,一路做到汉国的大将军,就已是最大的幸福。

老族长年纪已有八旬,已经老得走不动路了。

按他零零散散的叙述,当年他曾经跟着赵云作为义从,加入了公孙瓒的军中,他们那时的名字叫:白马义从。

前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让人热血奔涌的强悍精锐部队。

白马义从就是其中之一。

而它们最为经典的战术,就是远战用弓矢,近战用马刀和短矛杀敌,聚如雷霆,散如云烟,奔驰如风雨,那些北方草原上的胡族部落听说白马将军的轻骑兵杀到,立即惊惶四散。

赵广陪着老族长聊着过往,倾听着父亲赵云年轻时的事迹,心中波澜起伏,思绪难平。

那个白马银枪所向无敌的俊朗将军,那个转战南北,长坂桥前七进七出的常山英雄,他是自己的父亲:赵云赵子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