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中兴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3章 鼎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就在萧轩在考虑要不要透露一些风声的时候,主动推辞封赏或者仅仅要求最低保障封赏相关人数和名单的奏报也送了上来。让萧轩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人虽然终究没有达到一成的比例,却也多达三千人之多,远远超过预期的比例。

萧轩的心理当然明白,或许是这当中有人凭借一些过往的经验推断能够拒绝土地和金钱重大利益的人很可能有更多被重用的机会,也说不好这当中究竟有多少投机者,但这个比例,已经足够做为许多事情上起到巨大作用的骨干了。

刚刚封赏之后秋天还没有完全过去的时候,队伍系统内的选秀开始了。萧轩当然明白如果按照旧式的选秀办法,恐怕就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人觉悟比较高,这当中也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池。最大限度上的简化程序并且一定程度上由自己亲为或许才能从没有太大挑选的普通人群中选拔出还算靠谱的人来。

就这样,以那三千名左右推辞掉海外土地和过高恩给金的功勋之士所涉及数万直亲为主。其他最为突出的三千名功勋最高的普通士兵之家为辅助。大概万余名适龄女子接受面试,按照百里挑一的标准从中选拔出百名最为突出和优秀的少女,至少能够达到“养眼”的标准。随后的淘汰中萧轩没有如以往宫廷那样设定太多的项目和讲究,最初被选中的百余人中只有寥寥数人因为疾病或缠足等原因被淘汰。不过加上田秀英、周玉凤、袁贵妃及其身边人之后,后宫的规模最终也确定在百余人左右的规模。再加上军情政情等情报线上送来的一些候选女官和女子总共一百五十余名女子和女官。这些人乃至相关的直亲也都最终安排在了中央庄园内居住。此外再加上北海学院内的孩子们乃至很多工匠也都迁徙了进来,让中央庄园内的核心人丁达到了万人以上的规模。虽然万余人口相对几百顷的土地来说仍然显得有些单薄,但总的来说还是让中央庄园多少显得生气多了很多。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萧轩一边忙碌着政改方面的事情,一边似乎也重新的过上了接近寻常帝王一般的生活。或者说:在自由或者很多方面,有很多传统年代的帝王也很少能够得到的事情。

变革之后的明朝行政构架不再如同过去那样繁杂,在行政封面更类似改进版本的周,以封建制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官僚制。不过不同的是全国核心军队和武力体系还是尽可能的减小规模之后收归中央。大概相当于地方立法权并不算多,国民警卫队和州武装也要弱的多的集权版本美利坚。

在权力体系上,以皇权和军权的部分联姻乃至皇权掌握的立法权为基干;司法、行政、狱政、情报体系四权分立。当然还有一大体系暂时还并没有显现出来或并不完善。那就是以教育、出版、资本为集团的新士人与资本集团。类似民国那样变相的军阀社会,似乎是古代中国王朝向近代转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至于黄埔那样的意识形态基干阶层,实际上是萧轩之前利用某些手段勉力为之。仅仅在西征最后阶段的一些作战表现中,萧轩就明白哪怕朝鲜式的意识形态政权对于此时百事才刚刚起步的旧王朝来说,还是太过于超前了。至于大同社为基干的“无产阶级政党”就算靠自己的强拉,恐怕也需要不少时间才能成为可以调节社会关系和遏制社会矛盾的重要力量。这些都将是以后的政治与经济斗争的格局所决定的。

经过这一次远征所带来的财富乃至经济版图上的扩充也在很大程度上的缓和了海内的矛盾,至少给了不少人追求更多利益乃至摆脱辛劳与贫困的希望。萧轩却知道相对安稳的日子或许并没有太久的时间,也不打算辜负这段时间,便再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如同寻常太平天子一样劳逸结合,过了为其不短的一段神仙日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