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贾汗没有贸然的决定出征迎敌,而是在敌军强兵长驱直入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召集各方大军尽可能的集结各地兵力准备在德里一带与敌展开一次决战。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有最多的兵力、相对最靠谱的作战决心,外加一些防守依托来应对对手,还会最大限度的避免规模庞大的军队在应付少量精悍强军的时候有可能遇到的问题。
应该说,身为自从两千年前的孔雀王朝之后在古代历史上最接近统一南亚半岛的君王,沙贾汗在兵事方面的基本决断力和判断能力还是有的。因为自己要做的不仅仅是避免大败,还要避免出现自己所率领的主力损失过于严重的情况。因此在面对强敌入侵的时候才不得不做处这种决断。
在随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虽然很难做到云集整个莫卧尔王朝所有兵力到都城,但至少包括十万骑兵乃至二十万各地动员起来的步兵,总共折合六个军区的力量大概三十万左右的大军都云集到了德里一带。因为德里并不是长安或者南京乃至撒马尔干那样的大城,再加上云集过来的队伍有不少骑兵,因此即便是这三十万左右的大军某种程度上也达到了一种极限。
在这旱季的时节,莫卧尔的都城一带同样炎热,因此为了避免太多的人畜集中起来很有可能导致的疫病,沙贾汗也不得不以十万左右的骑兵集团部署在城外,二十万守军乃至两万左右的近卫力量一共二十二万人驻守于德里一带。骑兵的兵力在一定程度上要比步兵稀疏,因此给城头上士兵们的感觉是带来更为庞大的兵力规模阵势。再加上整个德里城上连绵不断的兵力乃至身后的街巷上远远不断的预备队乃至最新赶制出来的各种守城器械,顿时让城头上的官兵感觉到了底气十足。
但一些曾经在北方有过与河中一带的东方强敌交手经验的将领们却在这个时候纷纷开始叮嘱下面的官兵们加快赶工进度,争取让整个德里外围的城头都以木排被覆掩盖起来。
就这样,当萧轩率领的队伍直逼德里城下的时候,局面虽然不是最有利的情况:敌军集结大军在野外同己方交战,至少也是个预期范围内的较好情况。见到此时莫卧尔大军的骑兵开始从各个方向逼近过来进行袭扰试探,萧轩也就没有再进行怎样的犹豫下令各队按照战前商定的最佳战斗效率和标准作战距离为参考展开自由开火。
就这样,首先是亲卫炮兵营开始针对接连不断逼近过来的敌骑展开了猛烈的火力,十多轮开火之下的五十多万枚轻霰弹杀伤了七八千敌骑之后,基本没有多少莫卧尔人的骑兵马队敢于逼近到距离大军一里,最远距离两里的距离以内了。虽然莫卧尔人的马队也有很多人抬着火器在更远距离上开火,却根本对队伍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当伴随其他辅助部队的四五百门轻型野战炮也在这时候接连不断展开火力的时候,德里城外那看似兵力雄厚的敌骑也开始接连不断的向德里城的方向上溃败而去,在城门附近如同以往不少戡乱作战时候那样留下了无数人马的尸体,整个大军在这个时候也开始从各个方向展开了对德里城的合围与封锁。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