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萧轩在黑海北岸的一仗中见识到了此时的奥斯曼帝国所拥有的兵力,乃至兵力背后意味着的财力资源之后也下定了决心展开征讨。因为毫无疑问,能够轻易拿出这个级别规模的兵力投入作战,就证明过去曾经忽视的中东一带仍然拥有着强大的经济潜力,或者说可剥削潜力。那些供养军队的开销如果在很大程度上换成布匹、文具、造船之类的经济资源,仍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海内的实力。
因为并不知道萧轩率领的队伍在深入奥斯曼腹地之后会采取哪些政策,进攻何种地方,因此在安卡拉集结的重重大军所拥有的工事体系和战场建设仍然是临时部署的,并且利用地形的掩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萧轩所率领的队伍团团围困起来。
其实萧轩当然在逼近安卡拉之前就通过侦查热气球的孩子们所装备的优质望远镜察觉到了这一点,但为了能够吸引敌军主力进行决战,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对方的套路去来。
这是此时的奥斯曼人也没有想到的是,萧轩核心力量左右的数千人在开进战场的时候所摆开的阵势竟然是那样的稀疏,往往一个面上的横队相互之际的间隔多达两三丈远,多排下来的散兵线平均密度,大概一人左右的宽度上才有一名士兵。六千多人左右的队伍摆开的阵势似乎有十万人左右的战略集团那么大。这就让拥有绝对兵力优势一方的联军想要围困对手似乎也不像以前那样游刃有余了。
毕竟,即便骑兵的规模比例远非古典时代可以相提并论,可是有效的指挥分布在方圆十几里范围内的三四十万的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充满着困难与变数的。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萧轩身边这支队伍的弊端似乎也在很大程度上的暴露出来。这一次穆德拉四世不再打算如同以前那样从四面八方同时展开进攻。而是以旗帜命令最为精锐的十万骑兵主力准备集结起来,萨法维王朝所率领的骑兵集团也渐渐的集中起来,通过横向运动受限向萧轩所率领的似乎是一条横阵的两翼展开进攻。
这样一来在各自连绵两三里左右的距离上,上百列横队、纵深两里左右的累计十万骑兵集团将集中攻击各兵力不过数百人左右的对手,毫无疑问,在这么庞大的兵力差距之下,就算对手的每名官兵都是神射手,似乎也完全能够凭借兵力在很大程度上淹没掉对手。
应该说即便在之前的作战中新亲卫营的官兵们再一次充分体会到了自己队伍所拥有的强大战斗力,可是在以如此稀薄和微弱的兵力迎战那如同潮水从三面围攻过来的敌兵的时候,很多人也开始感觉到了恐惧。不过之前的不少作战还是在最大限度上给了人们以勇气,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没有忘记一些战斗条例原则。在敌骑兵集团的前锋逼近到大概五百步左右约一里半左右的距离上的时候,两翼两个方向上各一百五十部无后座力炮身管发射架就开始接连不断的利用人们填装好的火力接连不断的展开了火力。
伴随着点点的白烟,超过一斤重的黑火药脱壳钢箭被接连不断的打了出去,在短短不过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两翼方向上就有各千枚钢箭比较准确的飞入了敌群带来了数以千计的伤亡乃至上万马匹的倒下,
当然,或许是马匹的速度已经冲起来了,这样的伤亡似乎并没有能够让洪流停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