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无限翅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7章 MuvLuvATE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日文名:Muv-LuvAlternativeTotalEclipse别名:Muv-LuvAlternativeTotalEclipse

首播时间:2012-07-01播放状态:播放中剧情类型:机战原作:吉宗钢纪监督:稻垣隆行[1]编辑本段内容简介Muv-LuvATE全名为《Muv-LuvAlternativeTotaleclipse》动画剧照

动画剧照,全集动画片改编自《Muv-LuvAlternative》的外传小说。故事的时间设定在西元2001年,由于人类遭到地球外起源种(联合国称其为BETA)的侵略,正面临灭亡的危机,因此人类开始了先进战术机技术开发计划“XFJ计划”,各个国家均派遣了专门人员参与其中,该作讲述的就是这些被派遣过来的人员之间的故事。

(有虫子吃掉妹纸情节,反差极大,请谨慎观看.)

勇哉·布里奇斯(ユウヤブリッジス)声优:小野大辅美利坚合众国陆军少尉、卫士。平日具有社交性但私底下也有阴暗的一面。美日混血的他对日本持有反感。受命参加联合国在阿拉斯加进行的先进战术机技术开发计划(日珥计划),而成为执行该计划的阿尔哥斯小队的一员。代号阿尔哥斯1。

篁唯依声优:中原麻衣日本帝国斯卫军中尉、卫士。是位凛冽而有气质的黑发美少女,有着待人严待己更严的努力家性格。以日方技术主任身分参加日珥计划,也是勇哉的上司。受自身立场的限制常常压抑私情,因而不擅长控制恋爱的情感。过去在日本帝国斯卫军担任白之牙(WhiteFang)中队之中队长,代号WhiteFang1。

克丽斯嘉·巴切诺娃(クリスカビャーチェノワ声优:生天目仁美)

苏维埃联邦军少尉、卫士。和勇哉同样是参与开发计划的多国部队成员。对周遭常展现具攻击性的一面,只在面对伊妮亚时展现温柔的态度。属于伊达尔小队,代号伊达尔1。

伊妮亚·谢斯切娜(イーニァシェスチナ声优:能登麻美子)

苏维埃联邦军少尉、卫士。身为多国实验部队的一员,年幼的外表下蕴藏了优异的战术机*纵能力。

塔莉莎·玛南戴尔(タリサマナンダル声优:野川樱)

尼泊尔军少尉、卫士。个性活泼开朗的少女。出身自勇猛的山岳民族廓尔喀族,擅长*作战术机进行高机动近身肉搏战。代号阿尔哥斯2。

文森特·洛维尔(ヴィンセントローウェル声优:杉田智和)

美利坚合众国陆军中士。波多黎各出身的整备兵。虽然外表轻浮但对任务相当忠实,也是勇哉的友人。

瓦莱里奥·贾寇萨(ヴァレリオジアコーザ)

意大利共和国陆军少尉、卫士。代号阿尔哥斯3。阿尔哥斯小队的测试飞行员。以其拉丁人种特有的性格作为小队上的润滑剂。而作为战术机驾驶,他冷静的判断力和确实的*作能力有着凌驾许多老练卫士的高水平。

史黛拉·布瑞梅尔(ステラブレーメル)

瑞典王国陆军少尉、卫士。代号阿尔哥斯4。持有确实判断力和优异狙击能力的狙击手。虽然看似冷漠的女性,但在作战以外的时刻可见她温暖的一面。

菲卡吉雅·拉托洛瓦(フィカーツィアラトロワ)

苏联远东军区中校、卫士。苏维埃联邦陆军第18师团、第211战术机甲大队"嘉尔大队"的指挥官(嘉尔在俄语中为热情、激情之意)。虽是道地的俄国人,但在嘉尔大队这个外籍兵团里被部下的卫士们当做母亲般仰慕著。虽然表面上对勇哉不假辞色甚至语带污蔑,但实际上是把他当成和自己的部下一样重视的。搭乘专用的Su-37M2终结者。代号嘉尔1。

娜塔莎·伊凡诺瓦(ナスターシャイヴァノワ)

担任拉托洛瓦中校副官的优秀卫士。十余岁便持有上尉军阶,使她在精神层面上的稚气偶尔会流露出来。搭乘Su-27*鹤式。代号嘉尔2。

崔亦菲(ツイイーフェイ)

统一中华战线军中尉、卫士。暴风(バオフェン)小队指挥官。留着双马尾的美少女,籍贯*台湾。对远征俄罗斯并留下惊人战绩的阿尔哥斯和伊达尔两小队的成员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接近战的实力一流,搭乘歼击10型的接近战强化实验机,战斗中挥刀的姿态在勇哉眼中就如同唯依的武御雷般耀眼。对勇哉有好感,本人曾和混血的勇哉提及“我也是有两个祖国的人呢”。代号暴风(バオフェン)1。

军事武器:战术机

muvluv战术机大略集合muvluv战术机大略集合(20张)

战术机指的是对抗BETA用的巨大人型兵器。全名是“战术步行攻击机”。在此之前的战争乃是以战斗机为中心而争夺制空权的形式,但在具有强大地对空火力的BETA光线属种出现之后,战斗机可说完全派不上用场了。因此,人类在1974年开发了对BETA战用的巨大人型兵器“战术机”。

战术机目前为止从第一世代发展到第三世代(尚在发展中):第一世代是以防御力和装甲为优先选择的机种。但自从发现即使是这样的装甲,战车级BETA依然能够轻易啃破后,开发强化的重点便转移到了重点防护与机动性上。也就是第二世代的特征。

第二世代是将耐热耐弹装甲限定配置在机身重要部位,以期达到轻量化并提升机动性。

第三世代是借由新材质装甲达到更加轻量化,并提升资料传输装置的速度和容量;不但强化机动性到前两个世代难以企及的水平,也增进了柔软性和即时应对能力。

美利坚合众国军战术机F-4“幽灵”

由美国开发的人类最早的战术机,自然是第一世代。世界上有中、日等30余国采用,也有许多衍生机种。借由装备和系统主机的更换,从开发以来已经过37个年头,仍然是联合国军和各国战术机甲部队的主力之一。目前已从美军第一线部队退下作为纯外销机种使用。

F-5“自由斗士”

F-14“雄猫”

1980年代为配合大型特殊导弹[火鸟]而由美国海军开发的第二世代战术机。以高速匍伏飞行(贴地飞行)和一击离脱战法的应用为主眼采用复座式设计,比F-15还大一号其主机采用的可变辅助翼有很高的运动能力,但构造却极其复杂。

F-15“鹰式”

美军以“幽灵”为基础而开发的第二世代战术机。由于也有其他国家配备,亦有多种衍生机型。美军战术机部队的主力。

F-15E“打击鹰式”

以“鹰式”为基础,多次强化综合性能后的最新衍生型,号称最强的第二世代战术机。亦是美军主力机种。性能实质上已为准第三世代;由于美军F-22的配备时间严重推迟,因此仍有着许多再强化构想。

F-15·ACTV“活动鹰式”

F-15E的性能强化型,为(不死鸟计划)下的产物。借由软硬件升级,模组化式外挂肩/背部推进器并安装与开发中的F-22同型主机,有着远超过同世代机的机动力。

F-16“战隼”

美国通用动力(GeneralDwww.loushuwu.ccics)公司所设计的第二世代轻型战术机。美国于1980年代为因应战力增强的计划,先后配备了F-14与F-15两种高性能的战术机;但由于该两种机型的生产条件与费用均过于高昂,因此造成配备速度减缓的问题。有鉴于此,需要一种能快速量产配备,而又具有第二世代机等级(当时第一线战术机性能)战斗力的机种。在这种背景下的“轻型战术机计划”(正式名称为LWTSF计划)使F-16诞生。由于该机以廉价、快速的即战力为主眼,因此性能面的扩张性相当的小,但由于成功的实现了小型与轻量化,有着优秀的运动性能及格斗战能力,美国除自己配备外也卖给买不起F-15的部队(如*台湾);自D型开始外型有了变更,主要是修改肩部装甲区块与小腿部装甲,以达到耐久力的提升和作战时间的延长。许多美军卫士称其为“Viper”,是延续自LWTSF计划时期的称呼。1986年正式开始服役。

F-18“黄蜂”

F-20A(F-5G)“虎鲨”

以F-5系列为基础重新设计、大幅提高性能的机种。借由主机换装而提升了60%以上的出力,而达到了和新型机相符的傲人机动性。

F-22A“猛禽”

美军的次世代主力机型,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Martin)公司所开发的第三世代战场压制战术机。生产数量尚少,但有着胜过其他第三世代战术机的高度匿踪能力和机动性,故有战场支配战术机的别称。头部摄影机的设计概念比较类似昆虫的复眼,是目前少数将对战术机作战纳入主功能的机种。匿踪性、主机性能与机动性等均为现行战术机之冠。由于美军现行战术机运用思想以配合G弹作战的火力投射为中心,故该机与美军其他旧世代机相同,不重视近战能力的强化(美军战术机只有短刀,*与日本均有长刀)。12.5事件中迎战主要搭乘不知火和击震的叛军精锐,达到了敌我交换率7比1的傲人战绩,展现了机体性能上的优势。但也由于数量上的压倒性劣势和驾驶熟练度的差距等因素,而有多台遭到沙雾上尉率领的叛军主力击坠。头部形状设计和凄乃煌类似是由于同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缘故。

www.loushuwu.cc-3*作OS(其实是他打电动的模拟程式)导入之后,战力立刻上升一事可以看的出来。

不知火壱型丙不知火的强化型以将来的武装强化为主眼,强化了结构与动力源,出力比原有的不知火强化了15%,但有着消耗增加(续战时间缩短)的问题,只生产了100多架。目前多交由老手驾驶员进行资料收集等试验性质的运用。

不知火弐型XFJ-01a不知火的(新型试验机)事实上是以壱型丙为蓝本,各部零件换上美制第三世代机试验零件后的(日皮美骨机)目前已确知头部侦蒐系统,肩部推进器,腿脚部均重新设计;腰部零件设计则由Su-37的设计修改而来性能由于使用正规美制零件(非仿制同级品)而有显著提升,但严格来说是帝国军新型战术机开发中的过渡性质产物。原型机是除F-22以外机动力上唯一能匹敌F-15·ACTV“活动鹰式”的机种。

吹雪(ふぶき)97式战术步行高等练习机日军以F-15J“阳炎”为基础,作为第三世代机型的基本技术研究用而开发的高等练习机。以沿用不知火的量产组件为前提重新设计后,在97年正式配备。

瑞鹤(ずいかく)F-4J改1982年由日本政府城内省下单开发的F-4的改造机型。主眼在近战机动层面上的强化,因此装甲改采重点防护,强化近战机动回旋、瞬间加速等爆发式能力;但机体平衡性极差,非常仰赖驾驶员的技术。曾有在模拟战中击败美国F-15(当时是C型)的纪录。性能面上为准第二世代机。

武御雷(たけみかづち)00式战术步行战斗机以F-4J改“瑞鹤”的后继机身分开发的纯日产战术机。实际上是以不知火的开发资料为本做出来的特殊用途机种。为日军的精锐,直属于将军家族的“斯卫军”所使用的机型。由于“高贵者应挺身于人民之前战斗”这样的思想,作为供将军家族成员和其护卫而使用的机体,特别重视格斗战能力和机动性的强化。近战能力为各国战术机中顶级水平,但代价是武装筹载能力大幅低下。

欧洲联盟军战术机EF-2000“台风”

由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共同开发的欧洲联盟第三世代战术机。在F22A服役前号称最强。经过了法国退出开发等问题,总算在2000年正式开始配备。因为欧洲目前除英国与瑞典外,几乎都在BETA占领下,因此资源严重不足;该机采用机体小型化和多功能化设计,除了延长续战时间外,其实也是减少资源消耗的手段。机身各处都配备了高碳纤维制刀刃做为固定武装,特别是头部、双肩及两前腕的配备也有姿势制御的功用。手持格斗武器方面有西德的长戟、英国的双手剑和西班牙的打击盾牌等各种版本。而射击战兵装除了标准的突击炮系统(36mm机关炮配120mm滑膛炮)外,另有一种专门用于火力支援的战术机手持支援火炮系统;该系统全长超过战术机高度,可于57mm、105mm、220mm口径换装。欧洲军队在配置上倾向单由战术机部队作战,因此才有专门的火力支援炮;和日本仅为增加有效射程的“支援突击炮”是不同的概念。以高碳纤维制作跳跃单位主翼,这点和其他第三世代机相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