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现代,还会加上第四层对比,即是人治与法治的比较分析。但在科举的考场上,用现代思维对人治评价,只会嫌脖子上的脑袋长得太久了。”
“但是可以三层对比之后延伸,按照传统儒家学说,如何为内圣外王之道。”
回到题目本身,晋武平吴与苻坚伐晋两相对比指晋武帝司马炎独断而灭吴统一天下,前秦苻坚独断而淝水之战失利亡国,是何原因;齐桓专任管仲和燕哙专任子之两相对比指齐桓公专信管仲而称霸,燕王哙专信子之而导致燕国大乱,又是什么原因。
看似是同样的事情而导致不同的结果,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司马炎能够平吴统一天下,虽然与司马炎个人不无关系,但说是靠司马炎是完全说不过去的,晋国承继曹魏、地处中原,天时、地利、人和无不占据优势,而江东孙吴自孙权死后,早已陷入疲势,再无和中原一敌之力。
苻坚伐晋,是在东攻前燕、西占蜀地、北取代国连年征战后,宗室内争、赏罚不公、后院起火,淝水之战以八十万军队绝对优势对东晋北府兵八万军队,而对手谢玄出身于陈郡谢氏望族,自身经国治军才能突出,种种因素之下战败。但实际上,淝水之战在历史上的确也算少之又少的战例了。
齐桓任管仲、燕哙任子之也是同理,成败不仅取决于人,更取决于时势、环境、历朝历代的积累,就像汉武帝能攻克匈奴与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不无相关,而此后汉朝一直疲势与汉武帝的连年征战、劳民伤财也不无相关。
最后,大概又回到两个层次,一个还是大学里的那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时移世易,所有事情都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沉疴守旧、机械搬弄只会不合时宜,其次便是祸福相倚、因果相循。
沈初理好层次后,又在草稿上将答案写出来,并将观点中相对激烈容易引起争议的表达剔除,释理尽量中肯中和,又删改一些明显的错误,便认认真真誊到了卷纸上。
等到答完考题,时间已不早了,没多久收卷的锣声响起,考场一片慌乱仓促,不少考生没答完的哀嚎遍布。
考官一将答卷收走,朱宝玉便哭丧道,“天啊,这题好难啊,齐桓公任管仲还知道是什么,但是燕哙任子之好生僻啊,即使知道也只是皮毛,感觉我这次又要落选了。”
这个世界虽然架空,但大体上参考宋朝的设定。古代家中藏书破万卷便很难得,多只有书香门第历世累积才能做到。这个时候大部分读书人钻读四五五经,或有一些权威的释义注解,但要像考古一样针对一件事了解到如此详细的信息,基本上很难。
所以在场考生即使对这四则史实有所了解,但不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也很难对其中的信息了解得这么全面。在基础信息都缺乏的情况下,要想分析到位,就更难了。
沈初不禁有些汗颜,觉得自己又捡了大便宜。
朱宝玉:“啊啊啊,天要亡我啊——我的媳妇啊!”
说着瘫在案几上,一脸生无可恋、眼巴巴地看着沈初道,“沈兄,你告诉我,就算这次我落第了,我爹也会让我娶媳妇是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