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举之步步入青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科举之步步入青云 第61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韩青梧与杜惟,不住地抱拳,与邻里街坊们道别。

杜有源站在自家的铺子前,没有动。

他就这样,目送着两辆马车,渐行渐远。

远方,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第67章

韩青梧, 顾瑜, 杜惟, 带着小青桐, 一行人日行夜宿, 一路向北, 终在第十三日之后, 进入山北府管辖范围,此去京都大约还有不到五日的路程,已经不远了。

这是几人第一次出远门, 一路过来,看到了许多与惠州城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大涨知识。

起初几人都还兴致勃勃, 边赶路, 边欣赏大铭的大好河山,待在路上行的久了, 便疲倦了, 就是小青桐, 都没了看风景的兴趣, 每日不是在马车里跟着哥哥学《论语》, 便是跟着杜惟背诵珠算口诀,这十几日下来, 倒是让他把《论语》背了七七八八,珠算口诀已经倒背如流了。

这日, 几人行了一天的路, 天色已晚,便投宿在山北官道上的一个驿站里。

驿站是一个两进的小院子,外墙有些斑驳,看上去有年头了,右边是单独开辟出来的厨房,左后有一个三层楼高的塔楼,后院停了好几辆马车,便是驿站门前,也停了两辆马车,旁边便是挂着招幡的杆子,大大的一个驿字,随风飘扬。

驿站的条件看着不是太好,但这前后二百多里地,也就这么一个驿站,若是错过了,晚上就得夜宿路边,先撇开这山野之地,夜晚有群狼出没不说,便是这天寒地冻的天气,狼群还未出来,人先被冻僵了。

韩青梧下了马车,转身把小青桐抱了下来,又伸手扶着顾瑜下车。

杜惟手上拿着他们几人的包袱,在门口等着韩青梧,车夫则熟门熟路的把马车也停在了驿站门前。

杜惟见韩青梧抱着小青桐走过来,便说:“驿站已经停了这么多马车,不会没有空房吧?”

“先进去问问再说。”

他们进去时,正巧有位妇人与一位老者一同从驿站里出来,双方交错间,只听那妇人哀哀问道:“大夫,我儿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韩青梧听着声音很耳熟,便多看了两眼,兀地,他停住了脚步。

“林夫人?!”韩青梧看着那妇人惊讶道:“您怎么在这里?”

那妇人抬起头看向他们,赫然便是林逊之的娘亲。

她神色憔悴,满目哀伤,与除夕夜时见到的林夫人,简直判若两人。

顾瑜上前两步拉着她的手,着急地问:“林夫人,可是出什么事了?您怎么会在这里?”

看见是韩青梧他们,林夫人憋了这许久的泪,一下便涌了出来,“我儿逊之,病入膏肓!”

什么?!

众人皆惊。

“林先生好端端的,怎么病了?”

林夫人稍稍平复了下情绪,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慢慢地说与他们听。

许是除夕之夜饮酒后,又吹了冷风,第二日林逊之便感觉有些不适,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待到正月初五出发之时,已经有些高热,即便这样,他还是坚持动身,一日也不愿意再等。

这样一路坚持,走走停停,终于在这官道的小驿站中,彻底病倒了,请了大夫来诊断,也吃了药却丝毫没有起色,如此已经三日了,大夫彻底束手无策。

雇来的车把式见林逊之一病不起,他在昨日清晨,便带着他们所有的东西跑了。今日林夫人请了大夫来,能出的诊费已经是他们最后的银钱,若不是碰见韩青梧,她真不知明日该怎么办。

韩青梧听见林夫人说,林逊之身子不适还坚持上路,便问:“林先生不是要过了正月才去京都吗?怎么初五便走了?”

林夫人沉默不语,半晌,才缓缓道:“京都来了急信,要他提前入京。”

为了避开他们,林逊之即便发着烧,也要按时启程,林夫人又怎么在此时说出真相?

杜惟在一旁道:“我们还是先进去看看先生吧。”说着,他又把那大夫拉住,“大夫,烦请您再跟我们走一趟,仔细瞧上一瞧。”

“小惟,”韩青梧叫住杜惟,“你先去掌柜那里登记两个房间。不管怎样,我们今夜都要住在这里了。”

“好,我一会儿来找你们。”

韩青梧抱着小青桐,与顾瑜一道,又带上那位大夫,跟着林夫人去了客房。

待韩青梧与顾瑜看到林逊之时,简直不能相信,这是与他们在除夕夜时,饮酒畅聊的林逊之,是那个霁月清风的林先生。

躺在床上的他,面色灰白,脸颊凹陷,三日水米未入,已经瘦的脱了形。

看见这样的林逊之,顾瑜的眼泪立刻就下来了。

韩青梧将小桐桐放了下来,让他靠着自己的腿,他则安抚地,轻轻拍了几下顾瑜的肩,而后对着大夫抱拳,问道:“大夫,可否请您再仔细诊断一番?诊费我会给您双份。”

他既这样说,大夫便又坐下,拿起林逊之的手,仔仔细细地给他号脉,而后又查了查眼睛,又看了看嘴。

在这过程中,林逊之竟然丝毫没有反应。

半晌过后,那大夫摇着头道:“恕老夫无能为力。”

“大夫,这究竟是何病?为何如此凶险?”

大夫抚了抚胡子,道:“只是普通的伤寒,只不过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侵入了肺腑,而且……”那大夫犹豫了一会儿后,才道:“这病人似乎心思郁结,他好似,有些任由病症发展的意思,已经完全不想恢复。也不知,他是否最近遇上了什么难处?”

杜惟进来时,大夫正在跟韩青梧讲着林逊之的病情,他便没有打扰,但此时听见大夫这样说,忍不住开口道:“怎么会?林先生是新科的二甲传胪,圣上钦点他去翰林院,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那大夫一听,躺在床上的这位还是位官老爷,立刻也不敢乱说话了,只道:“那小老儿便不知了,几位,小老儿只是前边村子里的赤脚大夫,医术并不太好。”

“那你可知,哪里去找好大夫?”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要找大夫,只有去商南,那是离这驿站最近的一个镇,镇上有个百草堂,那里的李大夫是这方圆百里最出名的大夫,若是他肯出手,这位老爷应该还有的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