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晏捕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3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庞牧冷笑道:“只怕还是个对战事略有研究的半吊子。”

自以为天衣无缝,可根本经不起推敲。

若非上级官员庸碌昏聩,根本瞧不出破绽;那么就必然是勾结成片,这才视而不见胡乱结案!

晏骄想了下,又问了个关键问题,“办案讲究人证物证俱在,既然有此结论,即便没有人证,必然是有物证的了?”

裴以昭点头,“确实有。死者早已入土为安,尸首是瞧不见了的,但当时我也看过物证,虽然锈迹斑斑,但基本可以确定是敌军常用箭头无疑,五人共有十三枚。”

庞牧摇头,“不对不对,破绽越发多了,怪不得你要继续查下去。”

撒谎这种事是很可怕的,一旦开了口,就要源源不断的想法子圆谎。而多说多错,漏洞自然也就更多了。

逃入中原的溃兵身上不可能还持有数量如此之多的箭矢,这是其一;

其二,当年与大禄开战的边国皆是游牧为生,天生擅长骑射,若想杀毫无躲避经验的普通百姓,一击即中,根本不必耗费如此多的箭矢;而若想虐杀,必然选择近身打斗,弓箭这种远程攻击武器就没了用武之地。

第三,但凡打过仗的人都知道兵器的重要性,箭矢这种可以循环利用的武器,尤其是战乱时期分外宝贵的铁质箭头,根本不会有人舍得丢下。既然人都杀死了,当时也没被发现,为何不拔了箭走?

晏骄和庞牧对视一眼,都渐渐明白了棘手之处。

战事持续多年,了解不算难事,可当年战事吃紧,朝廷规定一概战利品全部或上缴,或就地应用于我军消耗,那些敌人用过的箭矢也全部被重新制作成适合我军使用的款式。

分明身在内地,若还能够接触到大量敌军用箭……只怕身份非同一般。

裴以昭闻言点头,拱手抱拳道:“公爷所言细致入微,令人叹服。”

他初次眼盲,一时间尚未适应,听声辨位也只得大概,与其说此刻说话对象是庞牧,倒不如说方向更对着旁边的晏骄一点。众人见了,不觉联想起他往日风采,都是暗中唏嘘。

略略沉吟片刻,晏骄追问道:“那原并州知州呢?”

“五年前告老还乡,回福州老家去了,两年前死了。”邵离渊凉凉道。

晏骄一挑眉,“死无对证。”

毕竟这天下没什么比死人更能保守秘密的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