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降飞石的说法,已经在大靖之内流传了有一段时间,经过这一番成熟的发酵之后,大家都顺理成章的将这天外飞石针对的目标落在了当今圣上的身上。加上俞王随之而来的一场仁义戏码,越发的衬托出对此事不闻不问,好像他不在意就能当做没发生似的君王更加的冷漠无情。
而刚刚登上首榜超级热文宛若当头一棒,将那些被带起节奏争论不休的文人们一个个敲得无言还击,在一片沉默声中开启了难能可贵的自省时间。
不同于市面上一些针对性议论君王在位以来究竟是仁或是不仁,为仁慈鼓掌为不仁找理由的文章,这篇文章没有被任何的节奏带起来,剑走偏锋的以自古以来“天变有异象,人变有异相”进行了高度的肯定。换句话说,它认为天降飞石代表了天道,这个是毋庸置疑值得肯定的。
这个观点,彻底代表着天道派的文人们喷了人为派的文人们。
紧接着,文章以此现象为基点,对众人进行了一个“预示”含义的解释。所谓的预示,应当是在事件发生以前出现的带有预意性质的内容,可如果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才出现这些消息,那意思就是想相反了——这并非是预示,而是对前一刻刚刚发生的事情的一种评价。
石头是在西南地区发现的,乍看之下,西南地区刚刚发生了灾害,紧接着降下飞石似乎是在谴责此次灾难实数天子不仁的惩罚。但是所有人都忽视了一个环节——发生灾害之后,灾民迁移,泗陵城新任知县秦泽得知此事,立即上报了朝廷,朝廷当即拨银两,命秦泽连同蜀州太守辅佐西南地区进行灾后重建的工作,之后更和泗陵城富商丁永隽官民合作,利用以工养难的法子,不仅适时的解决了西南地区灾民的生计问题,还将泗陵城的新河岸建的又快又好,新河岸建起来之后,泗陵城越发的四通八达,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商机和养活更多人的能力。
这便是秦泽政绩的基石。
换句话来说,天灾无情,八方有爱!
并非是因为这场灾难给大靖带来了多么不可逆转的伤害,相反的,恰恰是通过这场灾难,来体现了在灾难面前让当今圣上的恩威与百姓父母官的魄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更加直观的,是重建之后的西南地区。从前的西南地区深处大山深处,因为偏僻,连做生意都不方便,而今因为需要赈灾救民,就连新的路都建好了,百姓不仅有了最好的官道来做买卖,还更加懂得了生命的不易。且文章还鞭辟入里的对此次灾难的受害百姓的情况与近十年大靖其他地区天灾受难情况做了一个横向纵向的对比,竟然是受损最少的。
笔者犀利的表达出,对灾后重建繁荣景象的欣慰,并不代表对灾难本身的期待和赞美。
没有值得期待和赞美的灾害,但这若是一场注定会发生的灾害,那么它更多的不是一场谴责的预示,而是一场对人心,对仁心的考验。
如今的结果显而易见,人心尚存,仁心可贵。
寥寥几笔,犀利的将所有的观点以不容反驳的姿态罗列出来,偏偏它的每一个观点都是从已经发生的事情基础上进行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最重要的是,它最可贵的地方在于遣词造句简单易懂,像极了一位以诗词风格通俗易懂连老妪看了都能明白却又不失文采闻名的诗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