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若烟那些预言,一项一项的被落实成真。原剧情里乔民安对改革开放半信半疑,并没有很好的完成分田到户的任务,村民们的情绪也没有安抚好。
导致后来临山村的先进生产大队名称迅速被临水村夺走,后来在时代的浪潮下被拍到了沙滩上。
而临水村却因为有男女主的支持和帮助,慢慢的成了市里乃至全国都有名的先进农村。
这一次,乔民安从一开始就在村里召开了好几次大会,把改革开放的好处一项一项掰开了揉碎了说给大家听。
充分的调动起了全村村民的积极性,一个个摩拳擦掌,想在分田到户后大干特干。
临山村的事,乔若烟了解的不多,但她知道乔民安是个有成算的,一定会安排的很好,她现在更关注的是关于做生意的事。
她来到这个世界后,一直在等待这个时机,如今时机到来,她却发现一切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时候百废待兴不假,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差价都是好几倍,只要你敢做,就绝对能让你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敢做”上,这时候刚刚改革,谁都不敢肯定风向是不是就不会变了,一个个都处于观望时期。
特别是普罗大众,他们没有那么深的大局观,又对那些年实在心有余悸,别说让他们做生意了,就连黑市都开始紧起了皮子。
最早一批下海经商的是大量从农村返乡的知青,找不到工作,迫于生存压力才冒险开始经商,倒买倒卖的生意也是小心翼翼,几乎每一次都做好了被抓起来的风险。
因为此时是改革初期,大家摸不准风向,所有下海的人全都战战兢兢,生怕又像旧社会时候一样被判投.机.倒.把罪,严重的甚至还会被归为黑.五.类。
他们冒的风险和政.治压力,比起赚的那些钱来,真的只能说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乔若烟真正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在这时候冒着风险下海。
当初看书时,姜宝是在1980年,才正式开始下海的,距离此时还有两年。
那时候不是下海的高峰期,但局势也已经没有那么紧张了。
现在的话,如果想做生意,冒的风险几乎呈十倍以上。
纠结来纠结去,乔若烟一直都没有放开手去冒险。
她怕的不是政.府机关的人抓她,怕的是那些自诩□□的愣头青们,万一她在做生意的时候,被那些不管不顾的愣头青们伤到,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毕竟这时候,最不缺的就是自诩正义的愣头青。
这么一纠结,就纠结到了放寒假,期间她也只是在黑市放开手脚卖了一次鱼。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