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宫斗不如盘大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7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姝菡幼时自四岁便开蒙,五岁始习字。

她临过最多的帖,并不是闺中训诫,也并非诗书词赋、经史子集。

案头经年累月用墨汁浸染的厚重书册,是一部又一部晦涩难懂的佛经,上头一字一句,皆是母亲用心节选摘列。

她那时候虽天真懵懂,难解其中奥义,但时常听母亲说:经文里头有大智慧、大境界、大慈悲。

此后抄得多了,便也从那字里行间悟出些稚童也可参透的浅显道理来。

待成年后细品,方知所言皆是因果二字。

《涅槃经》中有云: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便是劝着人多施善行,勿造恶业,如是方能种善因、结善果,不然现世不报,来世也必遭反噬。

道理姝菡虽懂,却是直到今日才有些信了这因果之说。

否则,她在世十六载,未曾有一日作恶,如果不是因着前世业障的果报,怎么会一次又一次犯在这位煞神安亲王的手中?就连离世前都要再撞上一面。

想到这里,姝菡攥紧了手中书稿,并不跪下行礼,也不回头睬身后发问之人。

用不了一会儿,她就要亲手将这部齐茉儿娘娘的遗作呈到圣人跟前。

无论圣人愿不愿意剥茧抽丝找到害死昔日挚爱宠妃的真正死因和幕后元凶,进而罢黜东宫,但对于怀着叵测用心呈上书稿的始作俑者,他便是为了皇家体面,也断不会再留着自己小命。

既然已是将死之人,又何必在意他安亲王的喜怒。

姝菡冥想之际,安亲王已负手立在她面前。本是一副盛气凌人兴师问罪的模样,待看清姝菡此刻满脸慷慨决绝的凛然之势,终归察觉出她的反常。

再低头往下看,她手里握着一本约莫两指厚的书册,因日久年深纸张的色泽早已泛黄。

“手里拿的是何物?”

姝菡原想着,安亲王晚来,必定急着去里面给皇帝和太后问安,未必有空和她消磨耽搁。

没想到他会过问这要紧之物,权宜之下遂答:“是本诗文,想托了八贝勒的小太监捎去给宝华殿的宫女汀兰。”上次给汀兰的信是铃儿送过去的,想来安亲王必定知道,刚好此时用来搪塞。

安亲王却不信:“拿来我看看。”

姝菡推脱:“万岁爷并诸位王爷贝勒爷均在里面,奴婢不敢耽搁王爷的正事。”

安亲王疑心更重,在姝菡的惊呼声中劈手夺过她手中紧握的、那本题曰赚杀鱼儿的手稿。

姝菡一时间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只盼着他并看不出其中的不妥。

安亲王粗粗翻阅了前头几页,所作尚属正常,不过是一些典籍的注解评述;再往后看,是近百首辞赋,笔触像是出自个女人之手,确属上上之作;等翻看到最后几页,随处可见“六郎”“绛雪轩”的字眼,他终于知道,姝菡因何一脸冷峻,那是赴死的决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