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便在东三间的外头摆了两个炉子,一个烹茶,一个蒸菜,瞧着火光很大,朝外舔着,映在银红色的窗纱上头,叫坐在屋里的人瞧着特别暖和。屋里也摆上了炭盆,中间一张桌子,这会子上头是一个火锅盆,一盘片出来的烤鸭,又用鸭骨架熬出来的细米粥,一尾松花江的四腮鲈,银鱼紫蟹,一盘野兔肉,黛玉一面布菜一面笑道,“来得真是巧,今日早上才到了这两样,都是松花江来的,要不来,就他一个,我还舍不得拿出来给他吃呢。”
云臻笑着朝黛玉看了一眼,十三听得真了,站起身给黛玉行礼,“多谢嫂子了,嫂子,我那今日太子妃叫人送了个好玩意儿过去,竟是太湖的银鱼,说是用来做汤极好的,我回头叫人给嫂子送来,给我侄儿补补!”
檐哥儿听得大笑,指着十三,“你又被我姐给骗了,你也不想想,我们一来,这些都端出来的,必定是给我姐夫准备的,我们不过是吃了个凑巧,你还当真了。”
小十三打小儿没了娘,一直养在荣妃宫里,黛玉待他也一直如檐哥儿一般,都说长嫂如母,虽说黛玉比他也大不了多少,却一直对黛玉很是亲近。这会子难免吃醋,没好气地道,“凑巧就凑巧,横竖我是吃着了。”
赌气一样,十三叫来自己的近身服侍的太监,“余福,你去把那些银鱼拿过来……”
余福正要去,被云臻拦住了,“你嫂子如今吃东西也是有些吃有些不爱,你别忙了,回头你和檐哥儿去吃。再,太子妃既是给你的,你哪怕不吃,偷偷儿扔了也不好再转给别人,叫太子知道了不好。”
十三还要分辨,黛玉笑道,“你别忙了,先吃吧,这天儿冷,一会子菜都凉了就不好了。”
三人慢慢儿吃,约好了第二日一块儿去沈孝卿那边过小年。黛玉坐在一边陪着也没怎么吃,给他们三人布菜,想起来一事,问道,“沈先生今年高寿了?”
云臻想了一会儿,“已有八十了,算是高寿了,年中的时候,父皇还说要给老先生做个寿,谁知他说什么都不答应,说要是做,他就回江南去了,这才作罢。”
接着又听到十三在说,“前儿进宫里去听父皇在发脾气,说是清甄家的旧账还没有清完,欠下多少亏空来,再就是事儿多,江西那边的瓷器一窑一窑地烧,多少都是没有请旨的,烧出来的也不知去了哪个的府上?”
十三压低了声音,黛玉忙起身,出去看外头都有没有人,依旧是听到了十三的声音,“八哥你猜里头是谁?叫我听了个正着,竟然是吴天佑那厮在皇上面前说二哥的坏话说,‘皇上若不说,臣还想不起来,臣好似听过一耳朵说东宫里那一套粉彩的瓷器是真好看,富贵不断头的’还说本就富贵了,又何必不断头呢?”
“吓得我,一听这话赶紧掉头就走,害得我当日没有在父皇跟前背成书,罚了我一百张字,手都快写断了,这大冷天差点没冻没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