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种地南山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6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四家店铺,压力最小的是梨园,梨园很多盆栽是米巷刚创建的时候就开始筹备的,整整用了五年。这五年出得这一系列盆栽花木,果株矮小的果树,都是黄德明带着人弄出来的。

别人就算想仿冒,也得再用五年时间才能弄出那些产品,而五年后,梨园直接甩它几条大街去了。

做藤制竹制草制品的工艺品店桃居是四叔黄来贵负责,他几乎在几年时间,走遍了周边大小的山川湖泊。找出了最好的竹子,最适合编制的茅草、藤条。

别人的藤条、茅草、竹子是单一的颜色,时间久了就变脆易变色。而桃居里的这些制品却有了颜色上的差异。

四叔在黄豆和黄老汉的帮助下,攻克了染色和防腐的最大难关。

人的智商是能开发的,包括负责豆田的黄德光,负责梨园的黄德明,完全成了最好的开发者。

稻种的培育是黄老汉带着大儿子黄荣贵,二儿子黄华贵负责,山林一块是三儿子黄富贵负责。

有一次,黄豆竟然对黄老汉说:“爷爷,你的儿孙太少了,不够用了。”

这句话,惹得黄老汉哈哈大笑,与那些高产的人家比,他见过最多一家生了八个男娃的人家,且个个长大成人,他家确实孙子不算多。

可他家一个孙女一年挣得钱,就能甩人家几个儿孙一辈子的收入好几条街。

黄家就像一粒种子,经过短暂的发育,势不可挡地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壮大,已经成了一片山林。你可以从中行走穿梭,却不能放眼它的全貌。

就连黄豆也没想到,因为那一百多亩滩地,每年培育出当优质稻种,而成了黄家一面护身的盾牌。谁想动他家,都要试试上面大权在握人的手段。

而那些大权在握的人,也看不上黄家这一小块地方。

这几年,襄阳府划给黄家的一块位于襄阳府和南山镇之间的滩地开始培育麦种。

后期黄豆还想过培育玉米种,让黄家变成官府眼里有利可图的人家。你只要有利用价值,才能让人放心。

黄家码头进了船,像一阵风一样席卷了南山码头,襄阳府码头,甚至更远的东央郡码头。当有些反应迟钝的人得到消息,再想伸手,才发现迟了。

五年的时间,黄家已经不是那个随便伸伸手就能碾压弄死的蝼蚁了!

秋收后,黄家最后一批做良种的稻种在黄港码头被船只运走,赵大山四个人买船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黄豆以给大姐办婚事的理由,带着姐妹,跟着黄宝贵几个人去了东央郡。南山镇到东央郡,需要行船一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