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坑文有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0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自然是有的。”李琳琅说着,命人拿出了她早就准备好的遗诏和传国玉玺。群臣见到遗诏,当场跪了一片。

李琳琅给身边的内侍递了一个眼神,内侍清了清嗓子,打开诏书,高声宣读了起来。李琳琅无心听这诏书,这诏书内容是她修改了许多遍的,早就烂熟于心了。她如今,更想看看地上群臣的表情。

疑惑、惊讶、惶恐……有些人恍然大悟,有些人惊惧愤怒,还有些人,似乎是欣慰的。

还好有人是欣慰的。

诏书刚念完,便有人蹭的一声从地上站起,指着李琳琅的鼻子,怒声高喊着:“这是伪诏!”又问:“小皇子在何处?还请殿下将小皇子交出来!”

李琳琅听着这指责,倒也不恼。这人虽然迂腐,但朝里还有人敢质疑她,这是好事。只是李琳琅也明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她没有办法让这臣子立刻信服她,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想着,李琳琅转头看向了丞相王栻,只见丞相倒是识相,他跪在地上,慢悠悠地说着:“怎么会有人敢在遗诏上作假呢?”王栻说着,看向了礼部尚书:“礼部应当是知情的吧?”

礼部尚书陈大人会意,忙对李琳琅道:“殿下,事发突然,礼部准备不足。如今这般,也不合流程、不合礼制。老臣……”

“你想离开这大殿,是吗?”李琳琅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剩下的话,问着。这群老东西,不就是想偷偷出去找李景信吗?真以为她看不出来吗?

“老臣,这……”礼部尚书陈大人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李琳琅笑了笑,又拍了拍手,门外立马传来了一阵嘈杂而沉重的脚步声。众臣回头一看,只见禁军已将这大殿围了个水泄不通。

“无论诸卿是何想法,这把龙椅,本宫是坐定了。”李琳琅轻笑着。

众臣畏惧禁军,一时面面相觑,都不敢再说话了。宫城已被李琳琅掌控,传国玉玺和那所谓的遗诏也都在李琳琅手中。他们根本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筹码。

荀旌抬头看了一眼李琳琅,忽而想起了荀旖的话来。“原来,是为了这事吗?”他想着,终于拿定了主意,忽又对着李琳琅行了一礼,高声喊道:“臣,叩见陛下!”

见有人带头,那些一向和李琳琅来往甚密的臣子也都跟了上来,深深下拜,高呼万岁。丞相和陈尚书等人本还信心满满,可忽然间,他们便被大殿中的“万岁”声包围。沉默的他们在群臣之中,倍显突兀。

万岁、万岁……李琳琅一直觉得这个词是这样可笑,可这并不妨碍她接受这个词背后的权力。她要的不是自己万岁,而是这天下万岁太平。

她可以做到,一定可以。

“诸卿,平身。”李琳琅抬起手来,说着。

“陈卿,”李琳琅故意用着如此称呼,“如今朕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先帝葬礼和朕登基之礼,的确得多劳烦陈卿费心了。但,并不急于这一时。陈卿可以在这殿中,慢慢地想。”

李琳琅已改了自称,她说着,从高处一步一步地走了下来,又停在了群臣中间。“诸位爱卿,想同礼部尚书一起再想想的,大可以留在这里,”李琳琅说着,顿了顿,“若是对诏书没有意义的,便请同朕移步至宸安殿,我们一同商议退敌之策。”

“退敌?”丞相王栻忙问着,“什么敌?”

李琳琅冷笑一声:“丞相难道没发现,武进侯今日没来吗?”

丞相王栻扫了一眼,又眯了眯眼睛,对李琳琅说道:“宁成伯也没来。”

“宁成伯曾向朕告假。”李琳琅说。冯黎毕竟是冯晚晚的父亲,该给冯家留个活路,不能把话说死,一定等冯晚晚回来之后再定夺。

想着,李琳琅又看向门外,高声道:“叛贼周浦渊,聚兵城外,意欲谋反。有退敌之策者,请随朕移步宸安殿。其余诸卿,便请留在这里,自有禁军护诸位周全!”

她说罢,便谁都不理会,只是大步向外走去。群臣面面相觑,臣子中李琳琅的一些心腹起身便跟上了她。荀旌左右看了看,忙挪到了荀侍郎跟前,悄声道:“父亲,我们走吧。”

“可这……”荀侍郎还想说这不合规矩。

“父亲,妹妹还在公主府呢。”荀旌忙低声劝着。

荀侍郎似乎有些犹豫,却还是摇了摇头。他看起来正气凛然,斥责着荀旌:“朝政岂能被一女子把持?为父誓死不屈!”

荀旌听了,颇为无奈:“父亲,当初你用妹妹来换取我荀家平安时,可不是这么说的。”他说着,叹了口气,也不再劝说这顽固的老头儿,转身便追着李琳琅去了。

丞相王栻见走了不少人,略一思忖,便对礼部尚书悄声说道:“我且出去看看。”说罢,也转身跟着走了。

李琳琅在前走着,听见身后跟来了不少脚步声。她不禁满意地笑了,可随即心情又沉重了几分。这才是刚刚开始,之后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正想着,只听芷荟凑到近前,道了一句:“陛下,丞相也跟出来了。奴婢方才瞧见,他在同人说话。”

“呵,果然不死心,”李琳琅只是笑了笑,“随他去吧,他肯定找不到景信的。”

那孩子已被她送出宫了,她会对外宣告李景信夭折。从此之后,他将改名换姓,休想再回长安城一步。

李琳琅想着,便只看着通向宸安殿的那条路,又吩咐着:“一会儿不必让丞相进宸安殿,只将他再送回来就是。省得他,碍事。”

“这话,是丞相说的吗?”王贵妃歪在榻上,没精打采地问着地上跪着的内侍。

那内侍忙低头道:“千真万确是丞相大人传来的消息,请贵妃娘娘务必相助!娘娘如今可是丞相唯一的希望了啊!”

王贵妃听了,不禁摇了摇头,又看着窗外,嘲弄地笑着:“又要把另一个孩子推出来了……孩子又懂什么呢?如今推他出来,不是送死吗?还真让虞安公主说对了。”

“娘娘?”那内侍听她此话,觉得不对,连忙抬起头来看着她。

只见王贵妃垂了眼睛,吩咐道:“来人,将这胡言乱语的疯子关起来,没有本宫的命令,谁也不得放他出来!”

殿中内侍连忙将那人拖了下去,王贵妃听着那人的叫喊声,不禁有些头痛。她闭了眼,依旧是歪在那里,轻轻按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可正当她刚觉轻松一些时,又有内侍慌忙来报:“娘娘,听说,武进侯造反,如今已开始攻城了。”

“攻城?”荀旖一惊,忙问迎平,“真攻城了?”

“是啊,”迎平跑得气都喘不上来,“武进侯真攻城了。荀姑娘,我们快找地方躲一躲吧。”

荀旖听了,忙命胡奶娘带好冯晓,又忙招呼着迎平去喊公主府的其他人避难,还不忘让小桃带好参辰。所幸公主府早有防备,他们很快便都来到了撷芳园,钻进了香丘的地道里。

有侍女模样的香丘死士正在地道里引路,将公主府里百十口人尽数引进了几个小房间里,还单独留了一间给荀旖和冯晓。“素霜姐姐呢?”荀旖忙拉住了那死士,问着。

“素霜姐姐有自己的事要办,”那死士答道,“涵真道长放心,素霜姐姐都安排好了,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会拼死护卫公主府。”

荀旖听了,刚要再说话,便见又一死士急匆匆赶来,对着面前这人耳语一阵。于是,荀旖眼睁睁地看着面前这人的眉头一点一点地皱了起来。

见她如此,荀旖便知大事不好,忙问着:“怎样了?”

那死士蹙眉答道:“对方攻势猛烈,北门有点守不住了。”

荀旖一听,神色也凝重了几分。李琳琅早就和她说过如今的局势,周浦渊的大军多在长安城北,多半盘算着一举攻下长安城。城南粮仓,藏得隐秘,只是备选,若攻城不下,便要联合巴蜀驻军围困长安。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