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吧,制约发动机技术的,不是我们本领域的技术瓶颈,而是材料领域的技术瓶颈。人家在二战期间就搞出来的材料,我们搞了四十年没搞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我们拥有很强的设计团队,如果原材料能够跟得上的话,我们的发动机技术早就突破到世界前列水平去了。包括那航|空|母|舰,现在我们拥有的最发达的航|空|母|舰,也只能同白头鹰那边上世纪末的技术相比,很多问题都是卡在了材料上。”
“其实老李那项目,不也是卡在材料上好多年了么?能突破一个算一个,希望其它的材料也能和超高水材料一样给人带来惊喜吧。”
徐仁宗教授说着说着就开始唉声叹气,把周诚给彻底弄迷糊了。
周诚想了想他在国图数据库中看到的论文,材料方向的不少啊……准确来说,材料方向的论文已经不能用‘不少’来形容了,得用‘很多’来形容。
自然科学类的博士毕业的时候,手头能有个五六篇SCI就算是实力不错的,要是换了材料专业的学生来,手头只有五六篇SCI都不好意思见人,优秀点的本科生毕业的时候都能写够这么多的数量。
能登上SCI的论文,都算是获得国际同行认可的成果。
花国每年产出那么多材料领域的SCI,按道理说,材料领域有再多的技术瓶颈也该被攻克了个七七八八,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疑难杂症没有解决?
仔细一琢磨,周诚想明白了。
那些论文的数量是不少,但有用的真不算多。
同一个研究思路里,实验方案稍微调整一下,人家就能‘水’出很多的文章来,这些文章看似个个都是成果,实则与他们的研究课题相比,要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要么就是一些换汤不换药的成果,真正能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研究成果实在稀少,用寥寥无几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若是深究这其中的缘由,便是因为研究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变了。
原先的研究人员想的是如何突破课题中约定的技术,现如今的研究人员想的是如何在差不多能将课题做完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多发表一些论文,好利于自己将来评职称等等。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