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大佬魂穿假二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4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自然是不甘心的,只可惜不能同别人说道而已。

自己选择的路,哭着也要走完。

在周诚写的那篇关于混合动力的文章,他提出了一个‘能量平衡转换’的公式,可以在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等之间进行等量换算,将不同的动力融合成为了可能,最先被结合在一起的就是化石能源动力与点动力。

化石能源动力推动力强,电动力推动加速度持续稳定,将这两者结合的难度很大,但已经不再像是之前那样毫无头绪。

现如今的境况已经变成了一条挤一挤就能通过的路。

徐仁宗教授在造出这种混合动力发动机之后,最先选择的应用领域不是航空航天,而是海陆两栖装甲车以及混合动力潜艇。

海陆两栖装甲车的设计方案已经提交给了专业的兵工厂,混合动力潜艇的制造基地就在湘南市的李子山,徐仁宗教授请周诚来,就是想让周诚帮忙把把关,顺带着从能量平衡、动量平衡的手段上模拟出一条曲线来,看看这种混合动力的潜艇究竟能够装载多么重的‘小可爱’,又能承受住多么大的反推动力。

周诚没想到自己随便提出的一个‘过渡理念’居然会被人这么看好,他真正看好的是电动力推进技术。

人人都说电动力推进速度慢,比不上化石能源动力的推进速度,更没有化石能源动力推进的瞬时加速度大,但他们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很多事情,并不是做不到,而是暂时做不到。

电荷的转移是世界上最不可控,同样也是最容易控制的能量。

在李子山的小半年里,周诚除了收到生产线、试验塘中反馈回来的数据时会抽出一两天的时间专心处理数据外,其余时间一直都在做‘巨量电荷’的可控性试验。

准确来说,周诚在研究一种能够将瞬时释放的巨量电荷捋顺、捋成稳定的电流并存储起来的材料。

有了这种材料之后,收集自然中的电荷将变得轻而易举,用这种材料制成避雷针,便能将闪电与雷击事故转换为上天送来的礼物。

将这种材料用在电池中,电池的可控充放电速度也将变成可能,对高电压的承受能力也会提升不少,应用在电子领域的超级快充速度还能提升上几番,并且不会对电池造成损害,高电压秒充电将变成可能。

这种基于碳材料而设计的碳基电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战略上。

从理论上来讲,只要电压差值足够大,电能是可以在瞬间充满的。若是将这种可充放电能的设备搭载在各式各样的设备上,手机只需要往充电线上一连,电能瞬间就可以充满,充电五秒钟,使用十几天。

空中的加油机也无须再进行各种繁复的操作,只要两架飞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后,便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快速供能。

还有那在十段线内巡逻的海燕号,之前的它们在每当电能耗尽前,都需要回到充电站进行电能补给,但若是有了这种可以快速充放电的技术,它们只需要在靠近充电桩的地方进行一次低空减速飞掠,便可以满载而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