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偕少年同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章(大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对,能当官老爷,这可了不得!”周大娘说道。

“我以后也要让我的小孙孙丑儿像赵秀才那样读什么‘子曰’,上那什么塾,然后再去考那什么‘科举制’,去当官老爷!”

周大娘活了很多年,经历过不少事,岁数比大梁朝还大,她知道,“科举制”是一个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

“娘,是私塾。”杨氏接道,“我也想送丑儿去镇上私塾。”

说到这里,杨氏面露难色,:“可是,听说赵秀才每年要在上面花费几十两银子。赵家之前在村子里也不算穷,这三年,自从赵大郎开始上私塾,他爹娘陆续变卖了家里的几亩良田,就连赵二郎的‘哮病’也因为缺钱缺郎中,愈发严重了。”

“是啊,我前两天路过赵家门口,听那屋里的赵二郎喘得哟!”

周大娘也为难起来,周家既没有几十两白银,也没有几亩良田可以变卖······

······

对于清河村村民的议论,坐在花轿中的新娘子祝安安丝毫不知,她正捧着赵大郎给她的医书钻研。

但平时可以让她一读起来就手不释卷、废寝忘食的医书此刻对她的吸引力却大打折扣。她想起赵大郎那张年轻俊朗的面庞,还有他投其所好,为她准备的两本医书,少见地露出了羞涩的神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祝安安知道清河村的人背后说她眼光高,是老姑娘,来求亲被拒的人家会私下诅咒她十九岁了还没嫁出去以后可准没男人要了。

她其实只是想找一个婚后可以允许她继续学医的人家。

可是来求亲的要么是看上了祝家的家底,希望多一个祖上有军功荫庇的亲家,借此提高门第;要么是看上了祝安安年轻健康的身体,希望祝安安嫁到他家后马上成为为他家开枝散叶,让祝安安成为祝氏,成为合格的妻子娘亲。

祝安安不喜欢这些人。

好在,祝安安等到了赵家大郎。赵大郎提亲时亲口承诺祝安安婚后不急着为赵家开枝散叶,也支持祝安安继续钻研医书。

想到这,祝安安不禁幻想起婚后她和赵大郎一起读书的场景,他读他的四书五经,她钻研她的医家典籍,只需两人待在同一方天地,哪怕双方没有交流,也有十分的甜蜜。

祝安安就这样带着这些甜蜜的幻想在喜娘的引导下下了花轿,然后跨火盆、拜堂,又由人搀扶着入了洞房。

“我祝安安现在是赵夫人了吗?”盖头下的祝安安很茫然。

祝安安一个人坐在陌生的房间,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她想起了赵大郎,想靠“这是赵大郎的家”这个念头压下心中的不安。

可是,此刻,赵大郎这个人对祝安安来说也陌生了起来。

说起来,她也不过见过他两次,一次是求亲时她在父兄的纵容下好奇偷看过求亲男子的面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