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當時首芭剛剛崛起,在國際舞台上初露鋒芒。幾經交涉,丹麥國寶級芭蕾大師妮娜·延森Nina Jensen終於同意讓中國的舞蹈演員演繹她的知名作品《紅與黑》。

70歲的老藝術家延森來到中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自挑選演員。

這部舞劇改編自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同名小說,講述了出身貧寒的少年野心家於連是如何憑藉俊秀的容貌、超群的天資和非凡的意志力在復辟時期的法國社會出人頭地,這中間又和兩位貴族女性先後產生感情的故事。四位女主角(AB兩組瑞那爾夫人和馬特爾小姐)很快都有了人選,分別是兩位首席和兩位主要演員,關於讓誰來跳男主於連,妮娜·延森卻一直沒做決定。

她對劇團里的幾名男主演都心存疑慮,要求看看團里所有的男演員。

當時年僅19歲的祝君安進入了她的視野,外表出眾,基本功過硬,看到他,老太太就像看到了那個同樣十八九歲,剛剛到市長家作家庭教師的於連,青澀卻又精明,自卑卻又自傲,這種複雜性和破碎感她在祝君安身上找到了。就這樣,僅僅是領舞的祝君安跳上了了A組於連,團里上下一片譁然。

能進入首芭的演員都是各個芭蕾舞學院的尖子,自然誰不會甘心落於人後。有的人對舞蹈生有刻板印象,認為他們傲得很,這也並非空穴來風。學舞蹈的孩子身形本來就比較挺拔,又多半容貌身材出眾,放在人群里本來就比較打眼,更何況學出來的沒有不是有天賦、肯吃苦的,這樣的人,沒點勁兒,反而奇怪了。

芭蕾舞又有他的殘酷之處。舞者們幼時啟蒙,能進入國內頂尖的芭蕾舞團,自身的努力和家人的培養缺一不可,他們年紀輕輕就進入了各類舞蹈院校,學習成為一名職業芭蕾舞演員所需要的本領,這中間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辛苦,挨過了殘酷無情的淘汰,才進入了舞團大門。

試問付出了十餘年的辛苦,誰不想跳主要角色呢?但是一部舞劇里,擁有姓名的角色就只有那麼兩三個,剩下的不是群舞就是配角,很難讓觀眾的目光為他們停留。《天鵝湖》當中有48隻天鵝,《吉賽爾》里有32個亡靈,《葛蓓莉亞》最後一幕群體婚禮里有7對新人,觀眾能看清每個面孔嗎?群舞是舞團的基石,群舞的英文是corps de ballet,來源法語,而法語裡corps的意思就是身體,一場芭蕾舞演出就是由若干群舞托舉起幾名主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