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與權將的頂級拉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日,李晟和一群烏孫王室的小豆丁們坐在一起上學堂。

李晟:......

以前在大雍,李晟對於上學堂這件事便很牴觸,如今要學更加晦澀難懂的烏孫文,他只覺更加艱難,但他被架到了這個位置上,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他要去修史書,眼下真是有些騎虎難下。

冬去春來,他在烏孫已經待了半年之久。阿蘭在他們住的庭院裡挖出一罈子酒,啟封后香味撲鼻,略有渾濁的酒液盛滿酒杯,李晟被熟悉的酒香浸染,心緒在一瞬間亂作一團。

這點突如其來的情緒,是撕開他厚築心牆的一條細縫。

苦酒入喉,帶著淡淡的草木清香,幾息後略有回甘,與那時的味道相差無幾,「這酒是拿什麼釀的?」李晟出神道。

阿蘭見他喝得乾淨,心中一喜,剛要為他續杯,卻發覺他的臉色有些不對勁。她疑惑地嘗了一口,她記得這種酒並不濃烈。

「青稞,還有一些只在烏孫生長的果子。」阿蘭笑道,「這種果子長得到處都是,酸甜可口,你若喜歡,我讓人采寫回來給你。」

熟悉綿密的酒香在口中蔓延,李晟摩挲著杯身,「只在烏孫生長。」

那時的聞燕雪還是個半大少年,他自小在邊疆長大,李晟幾乎能想像得到,少年縱馬恣意昂揚,長天萬里,草茂鷹飛。紅色的小果如繁星一般點綴在草原上,他牽著馬,漫步其中,在歸鄉之際,采滿了果子,每次回到京城,就釀一壇酒,埋在北山的竹林之中。

只是沒想到,後來這些酒啟封時,許多人被留在了邊疆。北地苦寒,釀好的酒也有幾分酸苦,帶著風霜與悲戚。

「齊明?」她的聲音將李晟的神智喚了回來,他卻搖了搖頭,不想再喝這種酒。

商路比他想的要開啟得早。不少商人在此間往來,大雍的消息零零散散地傳到了烏孫。這個時候,李晟的烏孫話已經學成了七八分。烏就屠對他讚不絕口,他難得上進,阿蘭卻對自己的兒子最為了解,李晟是為了不再與那些小豆丁們天天擠在一處上學堂。

也不知烏就屠是有心還是無意,每每得到來自大雍的隻言片語,就要來到李晟的住處,裝模作樣地與他攀談幾句,將那邊的消息全盤告知。

王氏一路向北逃,最後卻躲到東方靠海的渤海小國當中,企圖向渤海王借兵討伐聞氏。王若存受了傷,又加之路途遙遠,沒能及時療傷,死在了半道上。

但王氏的擔憂也不都是空穴來風,朝堂大權在此時歸於聞氏之手。太后聞氏與國相聞亥把持朝政,輔佐幼帝,待李涵及冠後便歸還權柄。

林蘊沒能離開,李涵將人留在了身邊,讓他做了掌印太監。林蘊曾經是老王爺李鳳起的人,皇帝此舉,無疑是在平衡朝堂勢力。

李晟倒是有些欣慰,李涵沒像了他父皇,他比李微更像天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