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書之撩夫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的說法得到幾人的贊同。

張庭彥問道:「要是縣中沒有足夠的糧食,沒有足夠大的場所,該如何安置他們?要是災民們帶有疫病,又該如何防治?要冒著危險將災民收入城中嗎?」

幾名舉子面現窘迫,只說考慮不周。

又有舉子道,災民不能入城,應該給他們糧食,讓他們返回家園。

「要是他們不走呢?」

「不走的話,可以派衙役趕他們走!」

張庭彥搖了搖頭。

他看向曾明川等三人,心道,如果嘉陽縣令朱陽所說不虛,曾明川三人的成就恐怕會在這些人之上。尤其是曾明川,不光學識、見識、思想不凡,還是在皇上那裡掛了號的。

張庭彥的心思很快轉了一圈,有了計較。

他不由得想起桌子上堆著的文書。

有災民到達的縣城的縣令都很發愁,好幾個縣令都給他發來了文書,名義上是匯報情況,實際上是請示和求救。

字裡行間都是哭窮,說是縣裡沒錢沒糧,無法安置災民。

張庭彥氣的拍了桌子,這些人都是怎麼當上縣令的?書讀到哪裡去了?這麼多年做什麼了?這點兒小事兒都做不好?

他正要回信好好訓斥那幾位縣令,嘉陽縣令朱陽的文書到了。

他以為朱陽也是跟他哭窮求助的,沒想到卻不是。

朱陽先是說明城外來了災民,他思考了幾天之後,才想出了這個策略,希望知府大人給予一定的建議和支持。

張庭彥看過朱陽安置災民的措施之後,不禁叫好!

難怪嘉陽縣能一下子出三位舉子,曾明川會獻上堆肥之法,朱陽確實是干實事的。

張庭彥收起心思,對一眾學子勉勵一番後,便帶著他們去了舉辦鹿鳴宴的園子。

知府的府衙跟縣令大人的後宅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大了好幾倍,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雖然是深秋,卻也能看出景色的雅致。

曾明川謹記李一程的話,不敢喝醉,所以沒敢喝太多酒,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他沒有喝醉,賀玄和陳九章卻都喝的有些多。

他扶著陳九章,嘉陽縣跟來的衙役幫忙扶著賀玄,送他們去了落腳的客棧。

聽著陳九章和賀玄此起彼伏的呼嚕聲,曾明川沒有絲毫睡意。

今天得到了考中舉人後的賞賜,出乎他意料的是,這次賞賜居然是三十畝地,遠超他的預期。

而且,這三十畝地可以在嘉陽縣轄內任選。就是說,只要是在嘉陽縣內,無主的土地都可以選。

他當然要選在望山村裡的,去地里方便,那十畝學田旁邊還空著一大塊地,選那裡也不錯。有了這三十畝地,他一共有了四十多畝地,是望山村里土地最多的人家了!望山村不大,每家每戶也就十幾畝地,最多的像趙永平,劉大成家,也就二十多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