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陽一個頭兩個大。
他不是已經上書萬名府張大人,把自己的法子告訴他了,希望有災民的縣城都能學著做嗎?
他們做了嗎?為何還有這麼多災民到嘉陽來?
他一邊寫信給張大人匯報,一邊想辦法安置新來的災民。
城裡已經沒有工作安置他們了,只能將他們分到下面的村里去。
因為人多,這次不光規模大的村子分了人,連望山村這種沒什麼荒地的小村子也分了兩戶人家。
趙永平剛得到消息的時候,有些發愁,自己把他們安置到哪裡去?
突然想到李一程擺脫他找佃戶的事兒,不如就把這兩戶人家送給曾家如何?
兩戶人家,一家是年輕夫夫帶著個三歲的小哥兒,一家是兄弟兩人,年齡在四十歲左右了,兩人都沒有娶妻,相依為命。
趙永平雖然覺這兩家人小的小,老的老,但對這兩戶人家的人品挺放心的。
因為有孩子,年輕夫夫肯定會安心留在這裡。那兩兄弟雖然年紀大,大哥還瘸了條腿,但弟弟對他不離不棄,一直照顧他,這樣的人不會是壞人。
趙永平把兩戶人家的情況跟李一程簡單說了一下,李一程立即答應了,他相信趙永平的眼光。
「趙叔,您跟他們說,在我這裡種地,種什麼,怎麼種,是我說的算的。我每個月按戶給他們工錢,每家三百個銅板,管吃。他們要是同意,就簽契約,要是不同意就算了。」
趙永平很快回來了,連人也帶來了。
「一程,他們都同意。」
李一程開出的條件,不說在嘉陽縣,就是在整個大齊,也是很難得的。
每家每月三百個銅板,一天十個,聽起來不多,但是穩定啊!打零工可能賺的多,但活兒不是天天有,沒有活兒的日子只能吃老本。而且老爺說了,管飯,一天三頓飯的飯錢,算起來也不少。
至於老爺說讓他們種什麼種什麼,那正好了,他們不用操心,只管種就行。這樣的好事去哪裡找?
兩戶人家都是聰明人,毫不猶豫的答應了,跟著趙永平來見李一程。
李一程見到人後,更覺得自己應該留下他們。
幾個大人都是看上去十分老實的人,跪在地上,口稱老爺、老爺夫郎,頭都不敢抬。只有那個小哥兒,小小的身子跪在地上,不哭不鬧,好奇的抬起頭來,看著陌生的環境和眼前陌生的人。
小孩子一張小臉兒黑乎乎的,一雙大眼睛倒是黑白分明。頭髮細黃,軟軟的貼在頭上,腦袋頂上用線繩綁了個小揪揪。
孩子的衣服顯然是大人的,灰撲撲的粗布,肥肥大大的,袖子挽了好幾道,胸前還有一處補丁。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