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是李一程要求加上的,很多百姓們不敢見官,不敢打官司,因為很多衙門為了減少工作量,不讓百姓們打官司,有理無理先打板子,讓很多百姓即便有委屈也都憋在了心裡。
招工啟示上還寫著,為了不耽誤百姓們種地,百姓們需量力而行。不能因為治理河道而耽誤了種地。
不用說,這份招工啟事在吉澤境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城裡人都覺得曾大人說話算數,是真正為百姓們辦事的青天大老爺。
而很多村里消息落後,直到縣裡來人,告示貼到了村里,才知道此事。
一天四十銅板,還管一頓飯,這……這條件也太好了吧?
一人一天四十個銅板,一個月就一兩多銀子,這可是淨賺的啊!
如果家裡有三四個人去上工,一個月就有三四兩銀子,今年的生計都不用愁了啊!
不用說,招工進行的很順利。
為了搶時間,這邊招工沒結束,那邊挖河道的活兒就開始了。
有陳振邦坐鎮,有筆記做參考,曾明川對河道的治理充滿了信心。
李一程想幫忙,曾明川不讓。
李一程知道曾明川是心疼他,並沒有堅持,因為他還有他要做的事情。
那就是在吉澤縣內教導堆肥。
他的堆肥之法之所以貢獻給朝廷,就是為了推廣到全國,能讓全國的糧食豐收,讓百姓們吃飽。
沒想到將近兩年了,吉澤縣的百姓都沒有學到。
他上次跟曾明川出去,只走了幾個村子就回來了,這次他打算把這件事情做完。
曾明川不在家,他帶著劉春出發了。
他沒有帶金岩,只囑咐他保護好曾明川就行。
曾明川是縣令,萬一他出點兒什麼事兒,所有的工作都無法開展了。
等曾明川忙完一天的活兒回到後宅,看著冷清清的屋子,才知道李一程走了,只帶了劉春一個人。
他大發雷霆,拍桌子拍的手掌都紅了。
這是他第一次發這麼大的火兒,江來江往,黃興黃征,還有一眾雜役都嚇壞了,站在屋子裡,低著頭,縮著脖子,像鵪鶉一樣。
他們在心裡腹誹,二老爺做事,老爺您都攔不住,我們做下人的,怎麼能攔得住?
但誰也不敢開口。
李越大著膽子道:「叔父,小叔聰慧,劉春機靈也有經驗,他們不會有事的。」
「你說不會有事?就你小叔那張臉……」
李越還是個孩子,曾明川的話說不下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