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綜英美] 金魚的日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一點倒是符合兇手的側寫,他在現實生活中是一位生活不如意的失敗者。連環殺手的出現一般都是有誘因的,他們幾乎童年都非常不幸,而成年之後的生活也不順遂。真正的高智商人群,大多數都受過良好教育,擁有體面的工作,即使會有某些缺點,但是他們的才智卻會讓他們成為工作中不可取代的部分。所以,這群人其實很少會出現連環殺手。」羅西說。

當然,他沒說的是,一旦出現這種高智商型的連環殺手,那將是一場噩夢。

他看了一眼瑞德。

有些可惜,這位少年天才年齡太小了,不然也許可以培養成側寫師,專門對付那些高智商罪犯的側寫師。

畢竟,高智商對高智商,BAU這裡才不會太吃虧,不是麼。

第33章 童話殺手案(二)

謝爾頓開了頭之後, 隨即眾人的思路開始更加開闊。

集思廣益就是這樣。

斯潘塞首先是提問:「探員先生,你們覺得為什麼兇手會以『童話』作為他作品的主題?喜歡童話的,一般都是小孩或者年輕人。但是在你們的側寫中, 他似乎是已經三十歲到四十歲中年男子?而且, 使用麻醉這種獵捕手段,說明兇手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 有數據表明,這種形式的犯罪, 更多的屬於女性兇手和弱小的男性兇手, 但是這與側寫又不相符。」

羅西並不介意為這位天才解答疑惑:「數據不能代表一切,同樣也不能用常理來推測連環殺手。使用童話作為自己的標誌, 這代表著兇手的童年影響他最深的就是童話。連環殺手的成長,大多數都是從童年開始的,即使成年了, 但是童年時候留下的印記卻會伴隨一生。這種情況,在正常人當中也經常出現。」

斯潘塞點頭:「早就有研究表明, 許多人成年後的所作所為, 不過是其童年經歷的重複。」

傑森接過羅西的話, 繼續解釋:「所以,喜歡童話並不只是小孩和年輕人的專利。這次的兇手能夠搬運受害者的屍體,並且不留下痕跡, 說明他的力氣不小, 所以直接排除了女性罪犯和身體瘦弱兩個選項。他在現場都沒有留下任何指紋、毛髮, 或者其他能表明身份的罪證, 這說明他行事縝密、成熟, 手法熟練,所以年齡段一定是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

斯潘塞第一次以這種思考模式去推理, 這種推理更多的建立在行為分析的大數據上,完全沒有任何能稱為『推理證據』的東西存在。

受福爾摩斯等探案小說的影響,他更擅長演繹法,從細微之處去推算一個人經歷過的地點、事件等等,然後將一片片碎片線索進行串聯,去找到兇手。

而這種從行為模式反向逆推人物形象的思考方式,讓他踏入了一片新的世界。

天才總是與眾不同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