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他研究最多的就是決定論。
兩千五百年前,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提出一個非常前沿的想法:即,事物是永恆發展的。而在這個想法的基礎上,誕生了決定論。
這種理論認為,事情發生的順序是有因果關係決定的。
在某些時刻,決定論甚至可以使用一些數學或者物理的理論來解釋,甚至很多科學實驗在進行實驗時,也多多少少借用了這個理論,去驗證各自理論的正確與否。
「我們必須將宇宙現今的狀態視之位過去狀態的結果,以及未來狀態的原因。如果一個智者知道某一時刻所有自然運動的力,以及所有相關物體的位置,且他有足夠的能力接收並分析這些數據,那麼他就能夠預知未來。」斯潘塞說。
聽了一耳朵的謝爾頓則回答:「全知全能是預言未來的必要條件,但是瑞德,這都是理論,世界上沒有這樣的人。」
「某個條件的改變將會導致相關事物都發生改變,但是無數次發展運動所構成的軌跡卻是穩定的。」斯潘塞說。
「嗯哼,結構穩定性理論。」謝爾頓接了一句:「但是這是說的結構,並不代表個體。」
「混沌理論說的就是個體不穩定性,對初始條件有著絕對的敏感,每個細微的差別都會導致完全不一樣的事物發展規律,但是同時又具有結構穩定性,最後的發展規律將會是固定的。」斯潘塞說。
……
不用一臉懵逼,以上就是我們宿舍的日常。
他們說的那一堆不明覺厲的長篇大論,總結下來就是一句話,微觀不具備穩定性,但是宏觀具備。
使用簡單通俗的語言來講述就是,雖然命運會因為某個因素而產生不同的發展軌跡,但是命運的發展方向卻不會因為這個因素而產生大變化。
並不算是多難理解的東西,不過斯潘塞和謝爾頓習慣性的會使用大篇幅的語言去講述理論本身,不知道這是他們養成的交流習慣,還是他們本身的惡趣味。
通常,這種時候我聽歸聽,卻不會參與進去。
並不是很想和他們在這方面浪費口水,畢竟,我對這些東西的興趣不是很大。
如果是討論真核生物基因組遠大於原核生物組的原因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我才會感興趣。
宿舍里依舊是一如既往的高質量交流,學校也隔絕了外界對我和斯潘塞學習生活的影響。對於我們兩個來說,一切似乎是並沒有發生太多的改變。
學校里的生活一直都是波瀾不驚,托尼倒是在人工智慧方面有了重大進展,他和哈羅德先生已經聯手創造出了一個程序。
這個程序最初的設計目的是『私人管家』。這是托尼的想法。
私人管家能夠自我在線升級,能夠幫擁有者處理所有的通信、郵件、出行計劃、財務報表等等與擁有者自己有關的事情,並且如果哪個方面它不精通,私人管家完全可以自行聯網進行信息搜集,也就是自我學習。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