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是興旺的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看見葉青,就好像看見了晨起時的朝陽,她是那麼的青春靚麗,生機勃勃,但她自信卻又懂得謙遜,張揚的同時也處事謹慎。
這是一個用肉眼就能看得出來品質高潔且胸有丘壑的姑娘,哪怕只和她相處了不過幾個小時,就很容易對這樣的女孩生出好感。
當她眼含淚意說出,她在靠山屯這個小山村找到了心靈歸屬的時候,我是大受震撼且為之動容的。
這樣的姑娘,她很特別,因為她深沉地熱愛著這片土地;但她又不特別,因為她不過是萬千插隊知青中的一個。
在我們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地方,還有更多如她一般揮灑著汗水澆灌著農田,在農村風彩卓然盡顯芳華的優秀女青年。
葉青,不過是這個群體裡的一個縮影。
這些孩子,才是這個時代的希望,如葉青這樣的知青越多,社會才會蓬勃向上發展,國家也才會越來越繁榮昌盛!】
這個時代的報紙,正面A版都是給領導人的,只有B版才能刊登其他新聞,而杭廷芳寫的這篇報導,足足占據了B版大半個版面,可以說是給足了葉青排面。
而且之前葉青偷偷找杭廷芳打聽過,《薊城日報》在全國各地都有印刷點,採用的是飛機運送報紙紙型、分地印刷就近發行的方式,基本上分地印刷點的周圍地區在報紙出版的當天或者第二天就能看得到報紙,而《薊城日報》在全國的日發行量,足足有近五萬份。
可別小看了這個五萬份,這可不是後世,這時候實施的是計劃經濟,連紙張的產量都有限,加上這個時代還是採用的手動印刷機,所以五萬份的油印報紙,已經是個不小的數目了;
而且這個時候全國的基礎教育尚未普及,很多人大字不識一籮筐,更別說養成翻閱報紙的習慣了,所以訂購《薊城日報》的,也多是單位或者廠里的宣傳部門,五萬份報紙,足夠在全國各地鋪開。
說不定還會被當成知青插隊的榜樣人物,被拿出來在各個縣市的單位、工廠、公社搞宣講,估計用不了多久,葉青這個名字,就要響徹大江南北了。
葉青也沒想到杭廷芳會把這篇報導寫成這樣,這是不是有點太誇張了?
但伍永兵、賴國昌卻很是興奮,這倆當著縣裡來的那幾個人的面,直接就把新聞大聲地朗讀了一遍。
念到後面,那個縣知青辦的負責人簡直是瞠目結舌,而先前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一開口就罵葉青不知好歹要靠走後門進縣醫院的何海,這會兒感覺就像是被人扇了幾耳光似的,臉上瞬間臊得慌。
七十年代初,紙媒本來就沒多少家,能在省報上占上個豆腐塊,都算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件了,更別說登上的是《薊城日報》這樣全國聞名的大報紙,而且還占據了這麼大個版面,那得是多大的殊榮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