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國色醫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9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等回來的時候,趙玉良還不忘告訴她,他把韓亞博跟那位陳老爺子安排在了一張上下鋪。

雖然臨近過年了,但是勞改人員肯定是全年無休,哪怕大冬天也得繼續幹活,不過趙玉良特意把那兩人分到一個勞動組裡面,負責的工作就是給下河工修河堤的人員推獨輪車運送土疙瘩。

這個活兒相對還算簡單,兩人很快就上手了,據趙玉良說,兩人看起來精神狀態都還算不錯,沒有出現水土不服身體不適的情況。

葉青這下也沒啥不放心的了,人安安穩穩地在農場待著,就不用擔心會再被拉出去遊街p斗,也不用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干點活兒充實一下也挺好的,起碼沒時間去胡思亂想鑽牛角尖了。

部隊農場的年飯還是比較豐盛的,畢竟戰士們是真的辛苦墾荒戍田一整年了,就犒勞上這麼一頓,肯定得多整一些大菜。

當然,吃完飯肯定還少不了文工團來慰問表演的環節。

這個時期的文藝匯演,可不像後世有那麼多花樣,如今的文工團演出,主要就是以歌舞劇和樣板戲為主,葉青以前倒是沒看過這類節目,一出《紅燈記》節選都看得津津有味。

等看完演出由小朱送回屯子裡,還沒進院子就已經聞到了濃郁的菜香,葉青迫不及待地衝進屋,果然一進去就見屋裡忙得熱火朝天,老太太抱著小鄒昀在旁邊笑眯眯指揮,王春花則待著鄭欣和孟嘉擀麵皮包餃子,宋春華不會擀皮也不會包餃子,就只能負責剁餡調味兒,好歹不至於在旁邊干杵著插不上手。

在正屋的灶上,大醬肘子已經蒸得十分軟爛,紅燒魚也盛出來了,另一口鍋里還咕嘟咕嘟冒著泡,正是燉得入味兒的野雞燉蘑菇,再加上一大盆的炸丸子、鍋包肉和炸帶魚,一看就年味兒十足,饞得葉青一下口水就冒出來了,立馬趁著眾人不注意,探出爪子摸了好幾顆炸丸子往嘴裡塞。

吃得滿嘴留香,葉青也不忘鑽進地窖里,舀了一壇她自釀的果酒出來,這個野釀果酒清甜且度數低,喝了不會上頭,還能暖身子,拿來當年夜飯的飲料正合適。

這是葉青在靠山屯過的第一個年,也是鄒老太太自孤身回到東北後,過得最熱鬧的一個年,更是孟嘉鄭欣和王春花這些年來吃得最撐最暢快的一個年。

果釀度數不高,但幾個小姑娘敞開了吃喝,真把那酒當飲料暢飲,到後面果釀的後勁兒來了,就有些hold不住了,個個臉紅得跟猴屁股似的,走路都晃晃悠悠踉踉蹌蹌,顯然已經是醉酒的狀態。

倒是葉青還一直保持著清醒,只好認命地把這些人給攙扶回房,安置到炕上,又給她們都洗了把臉,往爐子裡添了柴,確定晚上睡覺屋子裡不會冷後,才回到正屋去收拾那杯盤狼藉的爛攤子。

老太太早帶著小鄒昀睡下了,葉青一個人獨自坐在屋裡守夜到十二點,坐在暖和的炕上,擼著軟乎乎的小狼崽,再看看外面黑黢黢的夜色,聽著安靜無聲的落雪,她的心境前所未有的平和,末世時那段漫長極寒帶給她的陰影創傷,似乎也慢慢被這安寧盛世給撫平了。

新年伊始,葉青是在院子外孩子們爭先恐後的驚呼聲中睜開眼睛的。

外頭天不過蒙蒙亮,已經有不少孩子在外頭放鞭炮了,按照東北這邊的習俗,大年初一,屯子裡的小孩都會挨個去各家各戶有年長者的家中磕頭拜年,以祈求長者賜福,預祝新年健健康康順順利利。

鄒阿婆的年紀大輩分高,加上又是烈屬,所以在靠山屯有著很高的地位,孩子們要拜年,最先來的就是鄒阿婆家。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幫孩子嘻嘻哈哈簇擁著來到了葉青家院門口,就被滿雪地的花腳印給驚著了,等到再往院子裡定睛一瞧,果然就見到一個身影慵懶地匍匐在院子中央,還睥睨不屑地朝著院子外的兩腳獸們斜乜了一眼,張著血盆大嘴打了個哈欠,把興沖衝來拜年的熊孩子們都給嚇得臉色傻白,連連後退不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