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高順遲疑道,「將軍雖能見到陛下,卻不親近。」

這也在張禎預料當中。

董卓怎麼可能允許手握重兵的部屬與小皇帝親近?

他就不怕第二個董卓出現?

「但我相信將軍能得陛下信重!」

張禎看向呂布,目光中有著不加掩飾的崇拜和信賴。

呂布被她看得心中一熱,面不改色地說了句假話,「陛下對我,確實信重有加。」

其實小皇帝怕他怕得要命。

某次董卓派他送小皇帝回宮,小皇帝嚇得面如土色。

張禎像是聽不出他在撒謊,笑道,「想來也如此。請將軍於無人時陳情陛下,索要詔書。」

呂布:「......陛下雖信我,卻極為膽小,未必肯下詔。」

張禎笑道:「將軍赤膽忠心,與陛下細說分明,他沒有理由不下詔。」

她是可以教呂布說服劉協的話術,但如果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也沒資格當她的工具人,她會趁早另找一個。

何況,劉協膽小嗎?

不,一點兒也不。

他要真的膽小,能下衣帶詔?能與那麼多權臣周旋多年?

呂布認同道,「此言甚是。」

小道姑說得對,他赤膽忠心,小皇帝理應信他。

若是不信,就是小皇帝的錯,他會監督其改正。

張禎:「貧道等候將軍好消息!」

有了小皇帝的詔書,不但能跟小皇帝形成事實上的結盟,還能免除「以子弒父」的惡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華夏封建倫理觀中,君臣關係大於父子關係。

換句話說,刺殺董卓是皇帝的命令,呂布奉令行事,沒有道德上的瑕疵,屬於忠君體國,大義滅親。

張飛再想罵他「三姓家奴」,就得先掂量掂量。

呂布哈哈大笑,又開始給她斟酒,「誅殺董卓之後,又當如何?」

張禎一揮手,「統領文武,肅清朝綱,安定天下!」

呂布飄飄然,「好!」

張禎:「但將軍不可當董卓,要當名留青史的忠臣!」

呂布:「哈哈,某不願當董卓,只願當霍去病!」

張禎怔了怔,隨後笑容更為燦爛,「霍去病?好志向!」

沒想到啊,呂布的偶像竟然是霍去病。

跟她一樣。

兩人說得熱火朝天,高順和張遼面面相覷。

他們雖然人在現場,卻感覺自己錯過很多。

誅殺董卓,這是何等艱難、何等兇險的事情!若是失敗,死的不只是自己,還有全族。

將軍和張禎怎說得這般輕鬆?

就像大功已經告成似的,自說自話的開始籌劃未來!

還真是一個敢說,一個敢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