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郎有些激動,「這,這怎麼能是學問呢?」
他們這些泥腿子,咋能跟「學問」扯上關係?
張禎:「民以食為天,種田不但是學問,還是攸關存亡的大學問!」
張祈認為妹妹說得很對,贊同道,「沒錯,管子也曾雲,倉廩實而知禮節,故農者,天下之本也!」
張禎一笑,又問道,「諸位意下如何?」
周有金這次搶著答話,蒼老的臉上似有紅光,「道長這麼看得起老朽,敢不從命!」
張郎君說的那些文縐縐的話,他聽不太懂。
但他能聽懂課農司是大將軍想要設立的,是朝廷官署!
他祖墳冒青煙了能入官署!
朱老漢、方大郎等人也忙著表態,想法和周有金差不多,都覺得這事兒光宗耀祖,極有面子。
張禎又跟他們說,每月有俸祿,具體多少,她回去請示大將軍再告知大家。
眾人歡喜不盡。
他們也是能領俸祿的人了!
但歡喜之中又有忐忑。
領了俸祿,肯定就得幹活,他們幹什麼活呢?
光一句精研種田太過籠統,心裡完全沒譜。
張禎也知這是前所未有的新鮮事物,掰開了揉碎了,跟他們講解課農司的職責。
主要是三件事。
其一,改良耕種技術、種子、農具、肥料等等。
其二,傳授經驗。
其三,配合朝廷勸課農桑。
每半年考核一次,表現優良者另有賞賜。
若有突出貢獻,不但重賞,還上表朝廷授官。
如果一年之內無所作為,則清出課農司。
聽她講完,幾人都表示一定要干出點名堂。
——被清出去?多丟臉啊!
張禎:「貧道靜候佳音!」
華夏曆朝歷代的統治者,幾乎都能認識到農業的重要性。
還有人專門研究農學,例如西漢時的氾勝之,編著了華夏最早的農書《氾勝之書》。
但這畢竟只是少數,張禎覺得不夠。
她想讓課農司成為農科院似的存在。
雖然現在看不出成效,也不知能走到哪一步,可有些事情急不得,需要慢慢來。
想在秋天有所收穫,就得先在春天種下種子。
第52章 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後遭罪
夜已深,張禎卻還在臨摹字帖。
霍紅兒勸道,「師傅歇下罷,仔細熬壞了眼睛!」
說著幫她剪了剪燭花。
張禎筆下不停,「快了,你們先睡!」
半夏也對霍紅兒道,「不練完十張,師傅是不會歇的,莫管她。」
霍紅兒嘆道,「師傅真是勤奮。」
自從拜請蔡文姬教授書法,師傅就每日練字至少十張,從未間斷。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