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想留他們,劉協也想留他們,然而劉備深思熟慮後,還是決定先回高唐。
他留在京城,真的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皇帝侄兒的期許,他達不到。
——手裡只那麼點兵,怎麼跟呂布抗衡?
呂布的期許,他也達不到。
——以皇叔之身淪為呂奉先部將,過不了自己那一關,皇帝侄兒也不會高興。
他還是想先在外面搏一搏。
但不是以原來的身份,劉協晉升他為前將軍、清河國相。
若運籌得當,未嘗不能在袁紹與公孫瓚之間謀得基業。
「此番進京,得神悅相助良多,某不勝感激!」
劉備鄭重拱手。
進京之前,他真的沒想過會與浮雲道長成為至交。
張禎:「皇叔言重了!」
頓了頓,又道,「皇叔鴻隱鳳伏,不必焦慮,待來日時機成熟,必然風生水起,名震四野!」
建立蜀漢是不必想了,她不會容許那種事情發生。
但漢室之中,也大有可為!
劉備的名聲在後世呈兩極化,前些年都誇他仁義,近幾年卻說他是偽君子。
張禎也曾跟風罵他虛偽,覺得自己看透了他的真面目。
後來爺爺問了她幾個問題。
其一,如果有一個人,與他同時代的朋友、同事、下屬、兄弟、敵人等等,幾乎都認為他仁義,歷代史學家也對其極為推崇,那麼一千八百多年後的人們,憑什麼判斷他虛偽呢?
其二,曹操與劉備爭奪荊州,劉備打不過他,準備逃跑,竟有十多萬百姓背井離鄉跟著他跑,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其三,假如你穿越三國,假如你只是一個普通人,你是更願意遇上劉備,還是更願意遇上曹操或孫權?
其四,凡事論跡不論心,劉備為了維護自己仁義的名聲,做的也多是仁義之事,至於他心裡究竟怎麼想的,真的重要嗎?
張禎茅塞頓開。
再一想,劉備奮鬥終生,屢敗屢戰,最終創下蜀漢基業。
這種不服輸的拼搏精神,也值得學習和讚揚。
由此對他生出敬意,認為他佩得上「昭烈」這個諡號。
劉備當然不知道後世對自己的評價。
他雖然困頓許久,胸中豪氣猶存,聽得張禎此言,大笑數聲,感慨道,「借神悅吉言!」
張禎看向關羽,認真地道,「關二叔蓋世豪傑,非池中之物,定有一日威震華夏!」
關羽怔了怔,「......神悅過譽了!」
威震華夏?!
你可真敢說!
誰給你的信心?
——應該不是我。
張飛在一旁迫不及待地道,「我呢?」
京中傳聞,神悅善於相人。
他倒要聽聽,她會怎麼評他。
張禎笑道,「張三叔忠毅威猛,能敵萬人,自然也是當世名將,只不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