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雜交稻穀有望了!

今年就能開始實驗!

呂布微笑,「是該嘉獎!」

高順:「與這稻穀苗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封信。」

說著遞給張禎。

張禎看完,也就明白了他們為何這模樣。

陶謙請求朝廷阻止曹操攻伐徐州。

這兩人之間的仇怨,看過三國的都知道。

曹操之父曹嵩,帶著小兒子曹德以及大批錢財,去兗州投奔曹操,泰山郡太守應劭前來迎接。

然後,曹嵩和曹德被殺死於兗州、徐州的交界處。

究竟怎麼死的?

誰也說不清,是史上一個謎團。

有史書說陶謙派人截殺。

有史書說陶謙無意殺人,但他的士兵貪圖曹嵩的錢財,殺人跑路。

還有史書說陶謙想與曹操交好,派部將張闓護送曹嵩,結果張闓見財起意,殺了曹嵩父子。

但不管怎樣,曹操都把這筆帳算在陶謙頭上。

歷史上,他屠殺了大半個徐州為父報仇。

陶謙也因他憂懼而死。

讓徐州給劉備,不僅是欣賞劉備的為人,更是知道兒孫擋不住曹操,不想讓他們白白送命。

張禎倒覺得,陶謙殺曹嵩父子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沒有任何政治、軍事上的好處,反而會與曹操成仇。

只為了曹嵩的資財嗎?

雖然曹嵩為官不清廉,掙了許多錢,但陶謙一方大吏,不至於眼紅到殺人。

而且陶謙膽子並不大。

只要想想殺曹嵩父子的後果,就不敢做出這種事。

信中,陶謙並沒明著說這是交換條件。

但稻穀苗既然與信一起送來,就有這個意思。

哪怕不是交換條件,也是份人情。

在這個時代,「人情」有時候比制度還管用。

於公於私,大將軍府都不能置之不理。

「神悅意下如何?」

呂布的眼睛亮得像看見獵物的虎豹。

張禎知道他看的不是自己,而是陶謙和曹操。

心念電轉,迅速拿定主意。

「諸侯互相攻伐,並非漢室之福。陶州牧既然有所請,朝廷怎能坐視?大將軍,宜出兵!」

呂布大笑,「我早就說過,神悅知我心!」

陳宮、賈詡、高順、張遼等人也面露微笑。

張禎沒來前,他們已草草商議過,都認為這是介入徐州、兗州的大好時機。

但因張禎近幾個月忙著經營朝堂,他們擔心她只想安於一隅,不想動兵。

沒想到她竟然也是同樣的看法。

哎,說來還是他們狹隘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