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孫策一起來的,是周瑜和孫權。
可以預見,長安又將如正旦大朝那般熱鬧。
張禎深吸一口氣,決定連夜跟蔡琰學音律。
呂布:「......學音律?」
事情千頭萬緒,怎地忽然想學音律?
張禎這才發現,自己無意中說出了心裡話,只好道,「嗯,有首曲子很好,想學。」
呂布期待地道,「等你學會了,能奏給我聽麼?」
張禎:「......能。」
就不知你個莽夫能不能聽懂。
但周瑜肯定懂。
曲有誤,周郎顧。
第172章 若非天子盛德,怎有張禎橫空出世
關中戰亂既平,按理來說,各路前來護駕的兵馬便可退去,不必非得到長安走一遭。
然而誰不想藉此機會在小皇帝面前露露臉?
做好事不留名,可不是大家的風格。
小皇帝雖被呂布、張禎一黨掌控,但比在董卓手中體面多了,幾個不痛不癢的封號爵位,他有權力給。
因此誰也不退,繼續往長安趕。
並且都很識相,大力整肅軍紀,不許侵擾沿途百姓。
這時關中正熱火朝天地忙著秋收。
反軍大多出身窮苦,對糧食有種本能的愛護,除了少數幾支喪心病狂的,行軍時都會避開種著莊稼的田地。
因而雖有一些損失,還能收割。
那金黃飽滿的稻穀與麥粒,看得遠來的客人們陣陣眼熱。
荀彧坐在車上,看著田間地頭搶收的繁忙景象,喃喃道,「天子盛德,澤被蒼生!」
程昱笑道,「文若兄,某聽聞,朝中主掌農桑的是張禎。」
與那小皇帝何干。
荀彧反問,「若非天子盛德,怎有張禎橫空出世?」
程昱:「呵呵,文若兄言之有理。」
心裡暗道,張禎能橫空出世,是因為勾結了呂布,依然與小皇帝無關。
但他也不與荀彧爭辯,爭不過。
賈詡有意讓他們開開眼,路過大王莊時,特意帶他們去了一趟。
今年大王莊比去年還豐收,稻穀畝產達到二百八十四斤,麥子則是二百四十斤。
「多少?!」
曹操失聲問道。
接待他們的是張五郎,又重複了一遍。
曹操:「......我不信!」
張五郎想說愛信不信,可那不符合他的教養,便冷淡而不失禮貌地道,「稱量時我在現場親眼看著,並未作假。」
曹操眯眼打量他,「聽說你是張大人的兄長?」
張五郎:「正是。」
曹操沉吟道,「未曾聽聞,留侯擅農桑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