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長大後同朝為官,意氣相投,又一起討伐董卓,在戰火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之後更是結為盟友,袁紹據冀州,曹操據兗州,互為犄角,守望相助,對抗各方諸侯。

形勢一片大好之時,曹操卻忽然站到了呂布那邊,袁紹在信里直言自己想不通。

並用整整一頁信紙,對呂布進行了各種批判,罵得體無完膚。

張禎也被他罵為禍國妖道。

他痛心疾首,期望曹操迷途知返,做出正確的選擇。

而這正確的選擇,具體指的是曹操為內應,在兩軍交戰時反水譁變,內外夾擊,讓呂布有來無回。

事若成,兩人便可雄視天下,笑傲諸侯。

信的最後,袁紹「泣而涕之」,問曹操,「孟德尚有昔年之志乎?」

總體來說,這是一封優秀的策反信。

但曹操顯然更秀,直接就將信交給了呂布。

張禎也沒問他怎麼想的。

為啥?

因為老曹城府深,要是問了,他肯定說自己出於忠誠。

那還不如不問呢。

而這就是她當初選擇呂布的主要原因。

人蠢好拿捏。

當然了,後來她發現鳳仙也沒那麼蠢,但還在可控範圍。

要是換了曹操、劉備、袁紹、袁術、孫權這些人,她可沒把握。

「大將軍,此事可有對策?」

呂布一怔,「對策?」

他叫神悅看信,只是想讓她知道有這麼一件事情。

看後不就結了麼?

要有什麼對策?

曹操也沒想到還有下文,來了興趣,「神悅有何妙計?」

他把信給呂布,其實是感覺到呂布似乎不太信任他,想通過此事表一表忠心。

——也好讓呂布不要總是盯著他,煩不勝煩啊!

張禎:「袁本初能給曹將軍寫信,我們也能給他的部將寫。」

來而不往非禮也。

略一沉吟,道,「第一個麴義,如何?」

袁紹麾下,其實也有很多出色的謀士戰將,「四世三公」這個標籤可不是虛的,是實打實的被動光環,吸引了眾多英才投效。

只是因為袁紹事敗得早,他們在後世的名聲便也不顯。

麴義就是其中很突出的一位。

界橋之戰中,曾創下過八百精兵大破公孫瓚兩萬步兵、一萬騎兵的戰績。

大名鼎鼎的白馬義從,就這樣被他殲滅。

注意,他那八百精兵,是步兵。

這般驍勇的將領,最後卻被袁紹斬殺,理由是他「自恃有功,驕縱不軌。」

可事實真相如何,誰又知道呢?

反正他死之後,部眾歸了袁紹。

袁紹殺的也不僅僅是部將麴義,還有頂級謀士田豐。

張禎想送他一句話,爭霸第一劍,先斬自己人。

曹操:「麴義?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