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袁熙才幹平平,又是庶出,並不得他看重,因此留守鄴城。

但他也怕長子、三子又起爭執,索性隔開。

袁譚接了調令,並無異議,冷笑數聲,率領親隨部眾回去了。

又過三日,逢紀終於接到了族弟的信。

急不可耐地打開,還沒看完,逢紀就呆了。

因這信是通過冀州軍送來的,袁紹也很快得知,傳他去問。

逢紀只得去了,躊躇道,「主公,袁術不助。」

袁紹早有預料,倒也不失望,「還說了什麼?」

他現在只想知道,袁術是如何嘲笑他的。

逢紀含糊道,「也未多說。」

袁紹起疑,「信在何處?」

逢紀猶猶豫豫地遞上信件。

袁紹看完,信上果然沒提及袁術怎麼笑他。

這信也不是逢措寫的,是逢措的隨從。

逢措不寫,是因為忽然卒中,半身不遂,口角流涎,別說寫信,話都說不囫圇了。

袁紹沉默許久,才對逢紀道,「等他回來,讓府中良醫診治。」

逢紀感動地道,「多謝主公!有負主公所託,某甚感慚愧!」

袁紹長嘆一聲,只覺萬事不順。

可他也無法責備逢紀。

畢竟逢措原先也算族中翹楚,如今卻成了廢人。

第200章 悲乎,天下英才,盡奔呂布

「這諸葛亮何許人也,此前可曾聽聞?」

滿篇信紙,袁紹記得最清楚的是這個名字。

逢紀搖頭,恨聲道,「未曾!」

族弟逢措,是被諸葛亮氣病的!

隨從在信中寫道,諸葛亮是個十三歲的少年郎,自稱是張禎的使者,與他們一前一後到達袁術府上。

袁術本已被逢措說動,結果諸葛亮三言兩語,就改變了他的念頭。

逢措氣不過,與諸葛亮爭辯。

諸葛亮年紀雖小,卻辯才無礙,用詞又極為犀利。

爭了半日,逢措被他損得體無完膚,血沖頭頂,不幸卒中。

若非搶救及時,只怕當場就離世了。

袁紹又是一聲長嘆,「事若傳開,此子必將揚名。」

這樣小的年紀,就有這樣大的本事,傳出去便是一樁奇聞。

逢紀心在滴血。

主公沒說錯,諸葛亮必將揚名。

可這名,是踩著他族弟,以及他逢紀揚的!

往後但凡說起,兄弟倆都會被人嗤笑。

袁紹喃喃道,「這般奇才,為何也投張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