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沒錯!」
呂布拂然,「令兄年歲幾何?」
袁尚:「......二十有五。」
呂布又是生氣,又是想笑,「二十五,呵!你父子莫不是戲耍本將?」
五歲的小兒郎會被拐帶,二十五歲的成年男子,誰能拐他?
除非他是個傻子!
這時袁紹也醒了過來,捶胸頓足地道,「若非公孫瓚拐帶,我兒怎會棄我而去?」
他承認自己偏愛三兒子,可對於長子,那也是傾注了一腔心血啊!
顯忠,本來也是孝順的孩子。
肯定是公孫瓚那賊子偷偷勾連他,才使他性情大變,父子離心。
袁熙:......父親,你是真不知道大哥為何離開麼?
連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所以,公孫瓚拐帶的不是袁家女郎,而是郎君?
眾人都有些失望。
再一想,拐了袁譚也很可樂。
賈詡、荀彧細問,才知袁譚一回到鄴城,就收拾行裝,帶著妻兒,郭圖、辛評以及一眾部曲,北上投公孫瓚去了。
眾人的嘴角,真是壓都壓不住。
這叫拐帶麼?這分明是私奔,不對,是投奔。
袁紹的兒子投奔公孫瓚,放到哪朝哪代都是個笑話。
足以讓他們笑一整年。
尤其是曹操,出去笑了個夠,才回來安慰倒霉的老友。
袁紹也知家醜不宜外揚,會被人嘲笑,可他管不了那麼多了,他只想讓顯忠回來!
呂布見他一把年紀神色憔悴,生出惻隱之心,當即表示會派人去找公孫瓚,詢問究竟怎麼回事。
人還沒出發,劉虞的信使就到了。
帶來了三封信。
第一封是劉虞寫的,說他已知戰況,問呂布是否還需要支援?
如果需要,他就發兵。
如果不需要,他就回去了。
呂布立刻讓人回信,不需要,走你的。
第二封是公孫瓚寫的,日常問候之餘,著重描述了袁譚之事。
說他對袁譚很欣賞,願意放下往日仇怨,真誠接納他。
袁紹看得又想吐血。
第三封是袁譚寫給袁紹的。
先是抱怨父親不公,眼裡只有袁尚,沒有其他兒子。
接著表示他想開了,父親偏愛誰,是父親的事情,他這個當兒子的管不了,他要去開創自己的事業。
而這事業,就是跟著公孫瓚一路向北,開疆拓土。
好男兒不圖家裡一畝三分地,志在遠方。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