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她最多在腦海里幻想一下,絕不會那麼做。
第214章 靖國長公主
對袁家的處理很快就下來了。
念其主動求和,不定罪名,並賜官安撫。
袁紹為太僕,九卿之一,名義上掌皇帝的輿馬和馬政,實際上不讓他管任何實事,只是虛銜。
袁尚、袁熙都是侍中。
這是一個萬金油職位,不知道封什麼官時,給個侍中准沒錯。
能不能得到重用,全憑小皇帝說了算。
並且袁家所有人不得離京,除非有皇帝和大將軍的許可,形同軟禁。
不過,袁譚不在此列。
小皇帝聽說袁紹險些被他氣死,幸災樂禍地笑了大半天,下詔書封他為虎賁中郎將,令其安心留在公孫瓚麾下。
對此,袁紹只有高興的。
他也想通了,次子、三子和自己都被軟禁在京中,往後難以翻出什麼水花,袁家若想再興,估計得著落在長子身上。
哪怕跟的是公孫瓚,也無關緊要。
等立了戰功,再自立門戶便是,例如呂布麾下的張遼。
但他老於世故,心眼多,猜得出小皇帝想看自家笑話,因此不露喜色,整天裝得愁眉苦臉。
充分滿足了小皇帝見不得袁家好的心理。
袁尚的心情就更複雜了。
他一向自負才高,以為袁家將在自己手裡更上一層樓,沒想到如今卻要指望袁譚。
真是世事無常吶。
處理完袁家,便是大封功臣。
曹操、陶謙、劉備、孫策等都賞了爵位,沒有封地的那種,俸祿也不實發,屬於榮譽。
他們麾下的大將,凡有戰功都晉升為將軍。
反正這時候將軍滿天飛,少幾個多幾個都不打緊。
朝中大臣們也不在意,他們在意的,是對呂布一系的封賞。
陳宮、賈詡都官升一級,晉為金紫光祿大夫,其餘將官幕僚,也都各有封賞。
呂布則被晉為關內侯,食邑萬戶,加節,傳斧鉞、虎賁,並賜三不朝,即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一整套權臣標配。
雖然呂布事實上早已三不朝,但小皇帝這般鄭重其事地下詔,意味著他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穩固。
公卿們私下議論幾句,倒也能接受。
——打敗袁紹奪回冀州,乃不世之功,當然應該獎賞。
劉協甚至還跟張禎商議,想給呂布加九錫。
張禎:「......陛下,萬萬不可!」
她不是覺得呂布受不起,而是擔心滋生他的野心。
就算她能壓住他,也怕有個死忠於呂布的部將,冒出來硬給他披黃袍,那時就晚了。
要知道,王莽、曹操、孫權、司馬昭,以及後世的宋、齊、梁、陳、隋、唐等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曾受過九錫之禮。
因而九錫也成了篡逆的代名詞。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