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遠在長安的張禎,並不知道有人要找自己麻煩。

或者說,她知道想找自己麻煩的人很多,但債多不愁、虱多不癢,也就不在意了。

從冀州帶回來的人才,已經全部安排到合適的崗位。

並不局限於大將軍府,端看其更擅長哪方面的事務。

這一點讓沮授、許攸、荀諶等人極為佩服,大讚呂布、張禎無私心,是漢之忠臣。

雖然顏良、文丑、高幹、張郃、淳于瓊等人被收歸呂布麾下,但他們都能理解。

能領兵作戰的武將,當然得謹慎些。

尤其高幹,還是袁紹的外甥,必須重點觀察。

總之,京城來對了,呂布、張禎沒有令他們失望,朝廷也沒有令他們失望。

張禎,不,朝廷交給他們的第一項任務,是議稅賦。

參與的人很多,王允、蔡邕、蔡琰、士孫瑞、楊瓚、朱儁、高順、陳宮、賈詡等都在。

至於那些暗地裡非議呂布和張禎的,沒有受到邀請。

他們才不想給自己找不自在呢。

本朝稅賦主要有三種,田稅、人頭稅、力稅。

田稅通常三十稅一,不算很多。

人頭稅的種類比較多,還逐年升高。

力稅指的是徭役,成年男丁每年須在當地官府無償服役一個月,例如造橋修路、開挖河渠、轉輸漕谷等等。

但說是一個月,實際上只有多的,沒有少的。

百姓怨聲載道。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臨時徵收的苛捐雜稅,黃巾之亂如火如荼,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張禎的意思是,儘量統一標準,不要朝令夕改,令人無所適從。

而且為了讓百姓休養生息,宜低不宜高。

——這幾年只有關中的稅賦,朝廷不也活下來了?小皇帝不也活下來了?

可見少一些也無妨。

真到需要用錢的時候,不是還有很多大戶可宰?

張禎學過現代經濟,深知二八定律。

即,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裡,從窮人骨頭裡榨油並不可取。

在她的授意下,一份完整詳盡的稅賦法擬出來了,發往各處,言明往後就照章辦理。

特別說明,各級官府無權加稅,也無權另立稅目。

倘若違反,視同謀逆。

不過,以朝廷現在對天下各州的掌控力,這稅賦法能否實施下去,還是個未知數。

但不管怎樣,先把規矩定出來總是好的。

這件事情完成,張禎也終於有空忙另外一件大事了,春種。

去年關中雖有戰亂,卻未殃及皇莊,依然豐收。

袁術記得之前的換種之約,擔心張禎反悔,剛過完年,就派心腹閻象帶著糧食來了。

——納不納稅另說,好事不能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