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處不能通車馬,深處不能載船隻。
硬要走下去,那就不是去打仗,而是荒野求生。
於是無奈停住。
真實歷史中,曹操找到了隱居於徐無山的名士田疇,得他指點,回師無終,攀越徐無山,繞道盧龍塞,進入灤河上谷,行軍五百多里,到達平剛城後轉向東行,再穿越鮮卑的牧地,馳往柳城。
等於是繞了一個大圈。
本來能直線到達柳城,繞完後是長長的曲線,路程多出數倍。
歷史在這裡就出現了驚人的相似。
呂布沒去找田疇,但田疇自己找上門來了,他這時也還未隱居,欲為朝廷效力。
史上田疇隱居,是因為劉虞之死。
他得劉虞賞識,作為劉虞的使者被派往長安,後來劉虞與公孫瓚開戰,他日夜兼程趕回來,還沒到達,劉虞就被公孫瓚殺了。
當時人們畏懼公孫瓚,不敢去祭奠劉虞,他卻不怕,獨自到劉虞墓前哭祭。
公孫瓚知道後大怒,覺得這是對自己的蔑視,將田疇抓來拘禁在軍營中,又因他是義士,不敢加害。
後被人勸說,放其歸家。
但田疇對這個世道已是心灰意冷,帶著宗族和前來依附的幾百人,躲到徐無山中,幾年間發展到了五千多戶。
還發誓說,劉虞的仇不報,他就不再立於世間。
這一世,劉虞和公孫瓚相安無事,活得好好的,他也就沒有了隱居的理由。
並且因著劉虞對呂布、張禎評價極高,他也對他們有好感。
另一方面,烏桓人時常殘殺當地士大夫,他早已深恨之,只是無力討伐。
眼下朝廷興兵,正合他意,親自率領二十多名族中青壯,為大軍帶路。
大軍回師無終時,曹操心念一動,建議在濱海道上留路牌,上書「方今夏暑,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進軍。」
意思是夏天多雨,不便行軍,秋冬再來。
表面看來,這是通令大軍的指示路標,實際上是為了迷惑烏桓人。
歷史上他也是這麼操作的。
如果張禎在場,肯定會想歷史雖然變了,曹操還是那個曹操。
呂布誇他幾百個心眼子,欣然採納。
沒多久,烏桓斥候看見這牌子,果真以為朝廷大軍退了,高高興興地回去稟報蹋頓單于。
他們也不想想,冬天的東北,中原人敢來打仗麼?
再瘋魔也不敢。
來了就不是送人頭,是送冰雕。
但也可能是覺得朝廷大軍知難而退,不敢再來。
不管怎樣,反正蹋頓也信了,不再擔憂此事。
——
再說朝廷大軍,雖有田疇帶路,也走得甚為艱辛。
這條通道,從漢光武帝建武年間就斷絕了,只有隱蔽的小路可走。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