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如果說袁紹、袁術是朝廷的急症,需要立刻治療,那他就是朝廷的慢性病,不用馬上住院。

他又是皇室宗親,因此朝中諸公對他的容忍度很高。

而劉表本身也有學識、有才幹、有名望。

荊州曾經宗賊興盛,械鬥頻繁,甚至劫掠郡縣,危害極大。

他單騎入荊後,在當地世族蔡瑁、蒯良、蒯越等人的幫助下,誘殺宗賊首領五十五人,並襲其部眾,一舉平定。

此後開經立學,愛民養士,人心所歸。

史上稱之為「萬里肅清、群民悅服」,很受百姓愛戴。

如果世道一直亂下去,劉表會被同行們襯托成一個好人、好官。

但她既然想結束亂世,恢復中央集權制,劉表就不能不除。

這個除,不一定是要他的命,交出荊州就好,像袁紹一樣。

再縱容下去,荊州真成國中之國了,然後等他一死,又亂成一鍋粥。

不過,對付劉表,不能硬搬對付袁紹那一套。

朝廷若派兵去攻打,荊州士民會與他同進退,縱能打下,也會造成極大的傷亡。

因而張禎想了很久,也沒想到什麼妙計。

還感嘆慢性病也能要人命,並且更難根治。

唯一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是先不動荊州,處理別的問題,最後以天下大勢倒逼劉表臣服。

結果他自己遞來了橄欖枝。

張禎怎能不接?

接得飛快,唯恐遲了被收回去!

但四面高牆,攔住了她奔向荊州的腳步。

然而她也不怪高順。

不僅不怪,還很感動。

以前看三國的時候,她就有一種強烈的感受,三國的武將、謀士,甚至處於底層的小人物,似乎都有自己的想法,個性也很鮮明。

換在別的時期,像曹操、劉備、孫權、袁紹、劉表這樣的人物,可能「虎軀一震,渾身散發出王霸之氣」,就降服了將領謀士、普羅大眾,黃袍加身,從容登上尊位。

可這時期不行。

你要震你儘管震,我不care,我若覺得你不好,你再王霸也沒用。

陳宮就是個例子,居然舍曹操而就呂布,如果不是史實而是小說,寫出來會被讀者罵死,因為不夠模式化,不符合讀者大爺們的預期。

也正因為大家都太有想法了,才各自為政,難以統一。

那麼高順當然也會有自己的想法,他是活人,不是NPC。

第253章 秘密,不能說

張禎也明白高順在想什麼。

怕她死。

雖然這很礙事兒,可真是出於愛護她的心理。

他沒有說「我都是為了你好」,但確實是為了她好,方法錯了,出發點卻沒錯。

試想,假如一個古代人,機緣巧合之下,目睹了一場現代手術,開顱或開胸、截肢那種,患者血肉模糊,醫生手執各類刀具。

這古人會以為這是個什麼場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