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匡扶漢室,她是認真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楊修好心好意地道,「堂前盡孝重要,還是府外爭吵重要?大郎君以為,令尊喜歡的是哪一個?」

劉琦怔了片刻,飛快轉身回府。

是他糊塗了!

他在府外駁斥這些狂生,父親不在場,不能親眼看到。

劉琮在堂前盡孝,卻是父親能親眼看到的!

若非楊修提醒,他又輸一局。

他家情況與袁紹家相似,都是長子漸漸失寵,他若再不用心,只怕會像袁譚一樣,被逼得離家出走。

劉琦一回去,劉琮不出來,劉表病倒求醫,府前這一攤就沒人管了,只剩侍衛們支應著。

蔡瑁和蒯家兄弟倒想管,但他們畢竟不是劉家人,下的命令會被打折扣,不能夠完全執行下去。

更主要的是,世家大族盤根錯節,沾親帶故。

前來哭喪的那些名士,他們並不陌生。

不是舅爺家的那小誰,就是姑表家的那小誰,說來都是親戚。

要是真傷著人,會被親戚們指責。

為劉表得罪大家,似乎並不是很划算。

世家立足於世,親戚不能少。

毫無親眷關係的也有,例如那殺千刀的禰衡。

可殺他容易,掃尾卻難,要面臨天下士林的唾罵,不值當。

就像是個癩蛤蟆,看著噁心,踩死髒腳,用棍棒驅逐,還怕激怒他噴出更多毒液。

——他罵的可不僅僅是劉表,還有他們這些劉表的部屬。

最好的辦法,是讓他自己無趣走開。

因此,蔡瑁、蒯良、蒯越等人沒有使用暴力手段,而是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請動名士們的長輩,將他們一個個揪回家。

隊伍散了,禰衡、楊修也從州牧府前撤離,但並未離開襄陽。

轉身去了一個同道家,每日飲酒坐談,好不快活。

見他們不再出來煩人,也沒有再次組織名士狂生的跡象,蔡瑁等鬆了口氣。

然後發現了一件更不妙的事情。

整個荊州,都在傳說漢壽疫症是劉表施放的,議論紛紛。

禰衡隨口一句污衊,竟被庶民當了真。

幾人焦急起來,趕緊闢謠。

但有句話說得好,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他們越是闢謠,庶民越覺得是真的,就連某些世族,也開始懷疑他們在為劉表遮掩,甚至覺得他們是具體的執行者。

流言像是長了翅膀,隨著清風翻山越嶺、跨越河流,飄向四方,無數士民感嘆劉景升晚節不保。

至於凡人怎麼能施瘟疫?人們並不細想,只相信自己想信的。

蔡瑁等人百口莫辯,感覺又無奈又滑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