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這件事,張禎又專注於《漢壽戰疫記》。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因內容不多,很快就完成了。
她令人快馬加鞭,送去襄陽給劉表過目。
還說他如果有補充,可增減添加。
第三部分正在緊鑼密鼓的編撰著,負責口述的醫者,以及負責書寫的幕僚,全都精神振奮,不知疲倦。
別院的十名重症患者,也在陸續康復。
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刺殺。
張禎已經想好,若是他們離開漢壽時,刺殺還沒影兒,那就只能讓呂鳳仙找人偽造了。
沒辦法,別人不配合,也得自力更生。
跟她一樣焦急於刺殺之事的,還有蔡夫人。
刺客早已派出,卻遲遲無信,急得她坐臥不安。
還不敢讓夫君和兄弟看出來,甚是難熬。
這日去服侍劉表時,見他又在看張禎送來的文稿,表情極其複雜,不由笑道,「算她識相,沒有貪昧隱瞞夫君的功勞!」
劉表放下文稿,長嘆一聲,「夫人以為這是好事兒?」
蔡夫人:「......難道是壞事兒?」
劉表:「倒也不算壞。」
蔡夫人被他弄懵了,「那這究竟是什麼事兒?」
劉錶帶幾分欣賞,也帶幾分厭惡,神情莫測地道,「張神悅心思狡詐,故意把我架到高台上。」
試想,張神悅在書中這般誇讚他,稱他心懷百姓、忠勇仁義、高風亮節,那他還好意思說她的壞話麼?
只要說一句,就會被人議論心胸狹窄,以怨報德。
士民們會怎麼說,他不用想都知道。
「明明是他劉景升算計在先,陷張神悅於大疫之地,張神悅不計前嫌,宣揚他的功勞,還大方地稱讚他。他卻睚眥必報,懷恨在心,為一己之私詆毀張神悅,真是人品低劣啊!」
......
他能在荊州立足,憑的一是宗室身份,二是名士聲譽。
聲譽要是沒了,位置就不穩。
所以張神悅可恨,抓住了他的軟肋。
但要說他十分惱火,那也沒有。
看張神悅的意思,這所謂的《漢壽戰疫記》將頒行天下,那麼他的仁德之名,也將傳遍天下。
還能留傳後世。
他施放瘟疫的謠言,也不攻自破。
時光會逝去,而他的名字閃耀千古,千百年後還被人傳頌。
前提是不跟張神悅翻臉。
否則就是另一種情形,會從高台上摔下來,摔得身敗名裂。
再想到諸葛玄、諸葛亮之前的那番話語......
唉,罷了,罷了!
稅賦該納便納,他認命了。
但效仿袁本初萬萬不能,他捨不得荊州,願為朝廷鎮守此地。
等他老去那日,還要薦兒子為荊州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