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對書籍的珍惜。
尤其還是教種田的書。
視若珍寶,小心收藏。
張禎還答應他們,任職滿兩年,這兩本書就歸他們個人所有,以後可以帶走。
《漢壽戰疫記》也終於編撰校稿完成,印了三千冊,與《說文解字》一道,由課農司屬吏順路送去給各縣縣令,算是公務用書。
剩下的,都放在萬書坊出售。
華佗、張仲景等人的名聲,也隨之傳遍天下。
青囊堂也趁勢而起,擴張到了整個關中。
但主持擴張的不是華佗,他沒那生意頭腦,張禎也沒有。
是誰呢?
張禎的三叔張泊。
他沒走仕途,管著家裡庶務,與華佗接觸較多。
時間長了,就覺得青囊堂只開在長安屈才了,遂提出一系列建議。
華佗煩不勝煩,他只想好好研究醫術。
轉念一想,你行你上啊。
就把張泊拉進了青囊堂,讓他管店鋪經營。
張泊欣然從命,開始了他的龐大計劃。
關中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他打算開往荊州、冀州、幽州、遼東、全天下!
張禎聽得咂舌,沒想到啊,家裡還有個商業奇才!
醫藥業有多賺錢,她是知道的。
就算本分行商,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這個時期,也不用擔憂三叔會借自己的勢欺壓同行,或者坑害百姓,祖母時時敲打著呢。
總之青囊堂的事情不用她費心,等著麻袋裝錢就行。
她現在需要費心的,是春種。
人間四五月,農夫汗如雨。
想要秋收萬顆子,春天就得好好耕種,糧食不會從天上自己掉下來。
身體力行地勸課農桑,關注農事。
還時常帶人巡視關中各地,盼望今秋大豐收。
——
「神悅,你知道將士們眼下最為崇敬的人是誰麼?」
寬大的馬車上,呂布慢悠悠問道。
張禎都不需要思索,順口答道,「自然是大將軍!」
呂布好整以暇地道,「不,不是我,是仁熙靖國長公主。」
張禎:「......受之有愧,這是個誤會。」
她的初衷,是為了做肥料。
之所以想到軍中,一是因為前世的慣性思維,二是沒有別的閒人。
不是專門為了安置老弱病殘的士卒。
而且他們去了各縣也是要幹活的,並非躺平養老。
呂布正色道,「何談愧字?就算是誤會,將士們也受益。」
神悅是君子,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