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是沒有人搗亂。
而他也會盡最大的力量,送所有搗亂者去見他們的祖宗。
大漢盛世,容不得宵小破壞!
朱儁也附和,「不漲才怪了!」
他和王允、士孫瑞、楊瓚等人以前並無交情,這幾年才漸漸熟識。
算不上至交好友,也能坐到一塊兒聊大半天。
王允嘆道,「神悅真乃神農弟子再世。」
有心說神農再世,又怕折她的福。
但神農弟子,她當得起!
士孫瑞也嘆,「誰說不是呢。」
他還記得當年,張神悅首次入朝上殿,就氣暈了司徒大人。
那時誰能想到,她有這麼大的能耐?
如果他能預知,當時定然幫著她。
別說氣暈一個王允,就是氣暈小皇帝,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朱儁:「神悅精於農桑,乃國之大幸,民之大幸!」
另外幾人都認同。
而且她精的又何止農桑?
除了不能披掛上陣,大概什麼都懂。
朱儁今日來找王允,閒聊是其次,有正事兒。
輕啜一口綠茶,淡淡道,「想必諸公也知道,課農司的新稻種名為徐州三號,據說是以徐州野稻培育而成,畝產最低也能達到三百二十五斤。」
王允點頭,「知道。」
他覺得徐州三號這個名字不太好,不夠大氣,建議神悅改成大漢一號,或者盛安一號。
但神悅說,培育糧種是一件長久的事情,以後還會有產量更高的,為便於區分,以原產地命名比較合適。
朱儁接著說,「明年,神悅欲全面推廣徐州三號,造福於世!」
這事兒在坐的人也都知曉,士孫瑞笑道,「此乃善事,大善!」
捫心自問,他覺得自己縱然有張神悅的本事,也成不了張神悅。
例如這糧種,如果是他培育的,絕不會就這麼獻出去。
總得替家族謀足好處。
可張神悅什麼都不要,也不為家族謀劃。
仿佛培育糧種就是為了讓天下庶民吃飽。
很純粹,很無私。
他做不到,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朱儁:「一斛徐州三號,以兩斛普通稻穀來換,我以為並不貴。」
士孫瑞:「不但不貴,還是賤價。」
糧種和糧食,從來不是一樣的價格。
糧種太過重要,並非簡單的以糧換糧,還關係到下一年的收成。
以前他家也跟別人換過糧種,糧種越好,換價越高,有時甚至是四、五斛換一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