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叛軍一邊逃一邊被滅,才能讓更多的百姓親眼目睹,成為口口相傳的故事。
她甚至懷疑這是故意的,故意放開口子讓叛軍逃跑,故意在追擊的過程中宣揚朝廷武力。
至於這故意的人是誰,除了郭嘉沒別人。
反過來想,郭嘉在場,又怎麼可能讓金城之戰出這麼大的失誤?
除非那就是他的本意。
要知道,郭嘉善於長遠謀略,極有戰略眼光。
他應該能看出西涼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並非眼前的叛亂,而是多年形成的痼疾。
正如她戰前跟呂布所說,「此戰應使羌氐諸部、西涼將領都生出懼意,才算成功。」
郭嘉與她不謀而合。
但也可能是呂布跟郭嘉說了她的訴求。
具體如何,等他們回來再細問。
不管怎樣,眼下如她所願。
聽完她的分析,朱儁沉默了,許久才道,「神悅高瞻遠矚。」
心眼子也是真多。
他若有她一半的心眼,前幾年也不會敗於李傕、郭汜之手。
這是他一生的憾事。
第362章 不是西涼平叛麼,為何要去破匈奴?
軍報之外,大家還熱衷於給張禎寫信,就像去年北征那般。
馬超的信中,詳細描述了自己如何斬殺郭汜、李傕,以及甘寧是怎麼被李傕虐的。
張禎邊看邊笑。
甘寧打不過李傕,這在她預料之中。
但幾十回合就敗了,也未免太掉鏈子,大約是因為水土不服吧。
常年在水邊的人,忽然去到大漠,短時間內肯定適應不了。
而且李傕是能和呂布、朱儁這種層次掰手腕的人。
以戰功起家,武藝不用說,領兵作戰也有一套。
他沒成為公認的名將,不是打仗不行,也不是武力不行,是腦子不行。
兇殘愚蠢程度也超出了世人的承受範圍。
例如,這一黨人拿下長安後,放兵劫掠,攻剽城邑,縱容子弟侵害三輔百姓,加重了當年的大饑荒,致使「人相食啖,白骨委積,臭穢滿路。」
物價也高漲,一斛稻穀需五十萬錢,一斛豆、麥需二十萬錢。
這誰買得起?
別說貧民,普通的地主家也沒這財力。
日子實在過不下去,關中百萬以上的人口,或餓死家中,或逃往劉表、劉焉、張魯等人的地盤。
一兩年間,關中大蕭條。
更荒謬的是,獻帝賣了廄中一百多匹馬,又讓御府大司農拿出雜繒二萬匹,加上賣馬所得的錢,一起賜給公卿和貧民,卻被李傕截了。
無論賈詡怎麼勸說,他都不肯拿出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