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前幾年那般,將食鹽收歸朝廷專營,本來就是權宜之策。
其二,若是收歸,必然觸動某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引起他們的反噬,得不償失。
因而他覺得,不到迫不得已之時,最好不要動鹽政。
就算要動,也再等幾年。
事緩則圓,操之過急沒有好處。
張禎反問,「王叔,你不覺得,鹽太貴了麼?」
華夏古代,食鹽一向很貴。
她查閱過資料,漢初,食鹽與五穀價格之比大約為五比一,漢武帝食鹽專營後達到八比一。
東漢安帝年間,一石米八十錢,一石鹽四百錢,價格也是五比一。
但那是大豐之年才有的低價,整個東漢時期,米價通常在每石一百六十以上,鹽價通常在八百錢以上。
若是遇上饑荒,一石米能達到一千錢,一石鹽能達到八千錢,價格八比一。
她剛穿過來那一年,米價是二百八十錢,鹽價是二千三百錢。
這兩年都是豐收,關中米價降到一百二左右,可鹽價,居然還是八百錢!
其它地方,鹽價只有更高的。
尤其邊境偏遠地區,鹽價多少,都是鹽商說了算。
而漢代一個成年人,每月食鹽約三升,即零點零三石,按關中的價格標準,需要花二十四錢。
倘若是一個四口之家,每月光是買鹽,就要花錢九十六。
看似不多,但一名長吏,月俸只有粟二十斛,錢二千。
這還是地位較高的縣級官吏,有固定的收入。
普通的平頭老百姓,上哪兒找那九十六錢?
何況,人也不是光吃鹽喝水就能活下去,還得吃飯、穿衣。
這麼算下來,食鹽絕對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很多人家吃不起鹽,飯菜沒有滋味還是其次,主要是沒力氣,還會引發各種疾病。
她在現代曾在網上看過一個帖子,說是如果穿越古代,一日只提供兩頓白米粥和鹹菜,隊伍會不會造反?
當時覺得這也太苛刻了,不反才怪。
等她真的穿越過來,才發現當時的自己何其天真。
如果真能每日提供兩頓白米粥和鹹菜,士兵拖家帶口都要跟你。
白米粥,意味著要有足夠的大米。
鹹菜,意味著要有足夠的鹽。
這兩點,在封建時期的軍隊中,幾乎做不到。
不過,等她改革鹽政後,鹽這一項就能做到了。
王允怔了怔,「貴麼?比前幾年便宜得多。」
張禎:「還是貴。」
頓了頓笑道,「王叔放心,我召大家議鹽政,議的不是朝廷專營,而是價格。」
然而王允並不能放心,「神悅以為,食鹽該作價幾何?」
張禎:「與五穀相當。」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