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朝廷如何監管皇商?若是過界,如何懲處?皇商運鹽免關稅,是否會夾帶其它貨物?該如何防範、究責?考核皇商的朝廷官員,是否也該被考核?」
說來也奇怪,他對這些事情,仿佛天生就敏銳。
張禎不答,對他微微一笑,又看向諸公,「此事需有人專門負責,諸位以為,交給誰合適?」
眾人心說這還用問?當然是賈詡和諸葛亮。
就這兩個聽得最明白。
王允代表大家,正式地舉薦了他們。
張禎從善如流,現場任命賈詡兼領巡鹽御史,諸葛亮為司鹽校尉。
「孔明,你的這些問題,我也還沒有章程,你與文和叔商議著辦。」
轉頭對賈詡道,「文和叔,此事就交給你和孔明了。怎麼跟鹽商打交道,也由得你們自己。」
賈詡、諸葛亮鄭重領命。
「若有不通之處,再來找我!」
張禎一陣輕鬆,露出舒心的笑容。
這個亂七八糟的時代就這點好,她想幹什麼,都有對口的人才。
鹽務交給賈詡和諸葛亮,她放一百個心。
諸葛亮最擅長的其實不是軍事,而是治國。
當年的蜀漢,因襄樊之戰、夷陵之戰大傷元氣,如果不是諸葛亮盤活經濟,估計當時就崩盤了,也不可能有後來的數次北伐。
他要是再大幾歲,鹽務由他一個人來就行。
現在還太小,讓文和叔看著點。
又交待諸位公卿,「文和叔與孔明若有需要,還望諸公鼎力相助!」
眾人都說本該如此,看表情不像順口敷衍。
張禎更高興了,「我等共襄盛舉,正合大國氣象!」
第389章 千年之後,褒貶由人,咱們且做好眼前
「後世將如何評論此次集議呢?」
臨散場時,蔡邕忽然嘆道。
據他所知,昭帝年間,霍光曾召開過一次鹽鐵集議,商討是否繼續實施武帝時的鹽鐵酒等官營,後被宣帝朝桓寬整理為《鹽鐵論》,影響深遠。
今日鹽政之議,也是本朝一大盛舉,誰來作傳?
蔡邕從左看到右,從右看到左,沒一個像會作傳的人。
罷了,只能他自己來。
張禎笑道,「千年之後,褒貶由人,咱們且做好眼前。」
她的這些決策,肯定也存在弊端。
所以她猜自己在後世的名聲毀譽參半。
但無所謂。
聖人都會被挑剔,又何況她?
她名留青史的願望也沒那麼強烈,至少沒有曹操、劉備、公孫瓚等人強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